性别视角下翻译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本文关键词:性别视角下翻译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摘要】: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核心是差异问题,如翻译中所反映的两性差异和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的地位差异。它首次把视角落在了二元对立中处于弱势的一方,提醒人们注视文化中被忽视和边缘化的角色。笔者在分析国内学者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以及对这一理论的批判与修正这三个方面论述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本土化发展之路和前景。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20世纪60年代,源于法国的女性主义运动在西方各国蓬然兴起。女性开始运用各种强硬的,非暴力的手段去清除社会性别差异,争取她们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里的平等权利。随着运动的展开,这场轰轰烈烈的女性主义实践日渐成熟,并上升为一种学说,形成女性主义理论。其根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萍;;女性主义电影翻译理论研究[J];电影文学;2010年24期
2 范晓慧;郑新民;;广告媒介的女性主义研究与广告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03期
3 周小玲;;论女性主义翻译的后现代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罗丹;;翻译的交互主体性研究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修正意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马悦;穆雷;;译者性别身份流动性: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2003年06期
7 陈梅霞;;功能翻译理论在女性主义翻译批评中的应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陈吉荣;张小朋;;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戴桂玉;;从文化学派角度看女性主义翻译主体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易春芳;李建利;;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角比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译本[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原;吉哲民;;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孙青;;由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引发的哲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朱林;;本雅明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的形神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高巍;刘媛媛;宋启娲;;《京华烟云》中蕴含婚丧文化的传译因素——以解构主义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夏毅;;从阐释学角度看译者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6 姜楠;;翻译目的论分析《爱丽斯漫游仙境》译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刘洋;;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朱素平;周丽;;浅析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熊梅;;浅析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田巍;郝军;;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视角[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李灵;;目的性原则与广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许洁;;论汉译日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以中国电影片名的日文翻译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闻艳;;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晶;;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石梦婕;;“功能”之较——浅谈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与“功能对等”之异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永红;;翻译研究的女性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静;;女性主义框架下的《水浒传》翻译研究(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4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爱民;忠实于源语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程小娟;圣经汉译中“God”的翻译讨论及接受[D];河南大学;2007年
8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高伟;文学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帅;论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艳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语境下的新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追坤;杨必译本《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翻译表现及其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琦;从顺应论浅析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樊秀秀;译者的性别身份[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颜纯;意识形态对广告语翻译的操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颗颗;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小说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婷;新闻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丽华;论施莱尔马赫宗教思想的浪漫性[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红;女权主义受众理论的中国化思考[J];当代传播;2004年03期
2 黄宝峰;百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李颖庄;;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电视广告[J];中国广告;2001年01期
4 夏贵清;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郭庆,张媛;将“信”的标准融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吴文菊;教育和传媒偏向对女性低成就动机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7 耿强;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鞠惠冰;广告中女性形象批判的文化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9 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2003年06期
10 彭晓华;广告的女性主义批判:迷失了“靶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芬;;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浅析男女译者在翻译中的差异[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2 邢慧娟;;漫谈女性主义与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余演;;性别与隐喻:洛丽·张伯伦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J];理论月刊;2006年S1期
4 黄海军;;叙事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7期
5 杜华卿;;西蒙的女性主义翻译观——女性身份认同与翻译[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5期
6 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陈琳;近十年加拿大翻译理论研究评介[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8 张帅;;浅谈女性、语言与翻译[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9 邱明明;;论女性主义翻译观[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0 陈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榕培;王晓娜;;“同义手段说”与跨文化交际——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说”给翻译研究的启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孙宁宁;;翻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张从益;彭正银;;走向翻译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研究[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忠廉;;翻译研究的“两个三角”——以翻译批评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智能与翻译研究室简介[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中文信息处理重大成果汇报展资料汇编[C];2006年
6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映先;王平红;张小波;;优选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永红;;翻译研究的女性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蒙兴灿;;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从双峰对峙走向融合共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王斌;;翻译中的语义三维[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2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4 许钧;译可译 非常译[N];文汇报;2006年
5 林逸;百名译者、研究者与出版者倡议提高翻译质量[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王宁;翻译中的文化和文化研究中的翻译学转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世文;坚持正确导向 促进翻译繁荣[N];文艺报;2007年
8 许钧邋朱玉彬;我国翻译史研究的新进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张柏然;发展中国的译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10 石若英;走向文化的双向对话[N];长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3 范敏;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5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海燕;意识形态对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王琴;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翻译中译者地位的思考[D];中南大学;2006年
3 邓飞;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D];西南大学;2009年
4 项红梅;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思考文学翻译中的翻译标准问题[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清华;从理论旅行及翻译的政治角度看Gender(社会性别)在中国的旅行[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展红;女性主义框架下的翻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7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苏德华;从语篇视点来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3年
9 郐毅;翻译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培俭;从阐释学的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52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5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