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诗学隐喻的创造力理据——隐喻的语境研究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13 01:25

  本文关键词:诗学隐喻的创造力理据——隐喻的语境研究新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诗学隐喻 隐喻的创造力 语境 理据


【摘要】:诗学隐喻的创造力理据最早由Lakoff和Turner(1989)提出,后经Turner和Fauconnier(2002),Elena Semino(2008),Zoltán K錸vecses(2010)等学者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本文在对Zoltán K錸vecses(2010)提出的隐喻的创造力理据语境观修正的基础上,以小说《简.爱》中的诗学隐喻为例,辨析隐喻创造力背后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语篇语境理据,以说明语境是诗学隐喻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理据,并分析了语境对小说理解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隐喻在叙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以《简.爱》为例”(项目编号:2013JBM1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1.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初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出版以来,从人类认知视角来考察隐喻现象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门。隐喻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但是,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力生;;语言学研究的语境理论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莉囡;;论顺应性语境构建与元语用意识凸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朱永明;;信息化图像时代的视觉编码与修辞[J];包装工程;2010年08期

3 樊莉囡;于桂敏;;基于U-I生成语境的基础英语交际法教学模式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王丽群;;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移位与认知理解[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5 刘辰;刘欣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阿拉伯语语篇分析及阅读技能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陈启云;范江涛;;葛洪言行观综论[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7 樊莉囡;;元语用意识调控下的U—I生成语境刍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8 范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境观[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1年05期

9 杨景莎;;合作原则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丽群;白解红;;语境移位的定义及其分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子;言语交际的关联优选模式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刘颖;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小穹;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动态语境分析阅读模式的一项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涵宜;语境理论在研究生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3 宁菁;语境视野中的礼仪文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薛龙翠;《美国联邦宪法》(1787)与《联合国宪章》中的语态对比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帆;近十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的语篇衔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杨序暄;论期刊语境[D];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

7 伍荣华;叙事认识的视域[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艳宇;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莉;翻译主客体功能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胡蓉;广告语篇互文性的语境动态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论语境对隐喻的影响——语境下的隐喻表达与理解[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周永红;张向阳;;关联理论与翻译语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曹丹;周维杰;;论意义探讨中的语境问题[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张良军;;论影响间接回指释义的因素[J];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曹军;;语境下的隐喻理解[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力量;力珈;;语境对“言外之意”的制约作用[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7 陈春燕;;van Dijk新著《话语与语境》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8 冯广艺;;西方现代学者论“语境适应问题”[J];社会科学动态;1998年06期

9 潘杰;从语境因素看《齐桓晋文之事》的成功交际[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张梅;;论修辞过程中的语境制约性[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静;;语境,牵制和影响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郦帅;;A New Term in Communication——A Survey of the Chinese Polite Phrase‘bu hao yi si’(不好意思)[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许钟宁;;网络语言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晋瑞;;关联理论视阈下的摹状词指称赋值研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陈肖霞;;连续话语中不送气塞音统计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刘颖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白鹏鹏;;探究称呼语的人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沈祥和;;永不停息——评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中对得体性原则的诠释[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唐德根;吴静芬;;语用行为素的耦合与跨文化特殊会话含义的产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邱林林;;委婉语功能的语用学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伟林;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语篇功能的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胡剑波;冒犯称谓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李海辉;电视访谈中话语缓和的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邵严毅;蓄意歧义作为言语交际策略的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张少云;话语误解动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江晓红;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曾常红;汉语论辩体语篇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褚修伟;程式性言语事件—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的语用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10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兴功;“没有”比较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2 伯松;论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动态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3 周广军;禁忌语应用适当性的动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琛;语境对称谓语使用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5 雷珍容;语言礼貌的语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静;真实语境中预设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张蓉;语境层级性及其对翻译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周海娟;塞尔隐喻理论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9 王培;论语境中主观因素对意义表达和理解的制约[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刚妮;模糊限制语的顺应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8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78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9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