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糸部字构形试析
本文关键词:《说文解字》糸部字构形试析
【摘要】:《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在编排、释义中充分运用了"六书"理论,并开创了"据形系联"的部首归字法。文章在对248个糸部字进行结构类型研究的基础上,又着重从意符表义、声符表音和声符表义情况对糸部字字符进行了分析研究,由此发现,糸部字可分别归入六书的会意、形声两大类,并且形声字在糸部字中所占比例最大,且部分字体的义符、声符具有相关意义和编码,声符也不只单纯表音,同时也和意义紧密相关。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宣传统战部;
【基金】:北方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说文解字》糸部字分类疏证”(20121003)
【分类号】:H161
【正文快照】: 东汉学者许慎于汉永元十二年(100年)完成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古代字书的奠基之作。此书原有14篇,叙目1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字9 353个,另有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字1 163个。《说文》首创了部首编排法,按照义类分为540部。其中糸部共收字248个,重文31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白兆麟;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李先华;《说文段注》词义考释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杨运庚,周海霞;古今字与通假字之辨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7 王丹;;带指事性质的象形字与指事字辨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8 吕建辉;《说文解字》训释语中双音词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何瑞;;原本《玉篇》异体关系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杨乃乔;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震;;周代社祀与西周社会秩序的建立[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俞志慧;;《国语·晋语四》韦注辨正[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王海波;刘颖;;凤凰的动物学原形探寻[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4 周有光;;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探索[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苏庆红;;“馘”之音辨——从《庄子今注今译》“黄馘”之音义说起[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志云;;《说文解字》女部声训与汉代妇女地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曾腊梅;;称谓词“奴”的变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大遂;;常用汉字义系字族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9 刘燕萍;;《柳毅》和《裴航》中的启悟旅程[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纪潮;;中国古代巫、毒关系之演变——战国秦汉简帛材料中有关毒的人类学观察[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鞠宝兆;《内经》藏象理论体系的发生学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3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林殷;命门学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韩同兰;战国楚文字用字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傅海燕;《黄帝内经》首见医学词汇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7 张小平;近代汉语反语骈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蔡堂根;中国文化中的人神恋[D];浙江大学;2004年
9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琳;《说文解字》大徐注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车淑娅;“问”只宾语演变探析[D];河南大学;2001年
3 白静茹;大同方言的入声[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秀荣;《说文解字》表情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新民;清代“说文学”专著之书目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2年
6 魏晓丽;《字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瑞烽;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基础汉语教材的汉字教学内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8 王浩;论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立伟;《睡虎地秦墓竹简》通假字、俗字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余全介;荀子诗说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93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93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