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河北赵县方言的D变音

发布时间:2017-11-22 16:26

  本文关键词:河北赵县方言的D变音


  更多相关文章: 赵县方言 D变音 语法功能 并存形式 成因


【摘要】:河北赵县方言的D变音,从语音看,不仅韵母发生了变化,而且调值也发生了变化;从语法功能看,主要相当于完成体标记和终点格标记,较豫北和山东方言中D变音的功能要少。在赵县方言中还存在着与D变音语法功能相当的三种形式。通过和其他方言的D变音以及赵县方言与D变音语法功能相当的并存形式的比较,文章认为,赵县方言的D变音本质上是一种语流音变现象,它是变成零形式的虚成分,是使其前面音节发音时做出适应性调整的结果。
【作者单位】: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河北方言儿化变音的历史层次及演变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04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河北方言中‘X-儿'形式音变的动因、机制及类型学意义”(项目编号:12BYY033)的经费资助
【分类号】:H172.1
【正文快照】: D变音现象,见诸报道的多是河南方言,如获嘉(贺巍,1989)、长葛(赵清治,1998)、荥阳广武(王森,1998)、浚县(辛永芬,2006),还有山东的一些方言,如博山(钱曾抬,1993;陈宁,2006)、莒县、日照、安丘、济阳、长山(李仕春、艾红娟,2009),关于河北方言中的D变音,除了曹牧春先生(20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宁;;山东博山方言的子变韵及相关问题[J];方言;2006年04期

2 李仕春;艾红娟;;山东方言里的一种语法变调[J];方言;2009年04期

3 陈鹏飞;;组合功能变化与“了”语法化的语音表现[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王自万;;开封方言变韵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5 曹剑芬;;韵律结构与语音的变化[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森;;郑州荥阳(广武)方言的变韵[J];中国语文;1998年04期

7 柯理思;刘淑学;;河北冀州方言“拿不了走”一类的格式[J];中国语文;2001年05期

8 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9 辛永芬;;河南浚县方言的动词变韵[J];中国语文;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新丽;邢台方言的语流音变[D];河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莲;;《聊斋志异》方言词辨析及表现意义分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李蓝;大方话中的“倒”和“起”[J];毕节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3 冯春田;;明清山东方言里值得注意的语法问题[J];东岳论丛;2010年10期

4 屈哨兵;湖北宣恩话“V下V下的”动词重叠及相关问题[J];方言;2001年02期

5 覃远雄;汉语方言否定词的读音[J];方言;2003年02期

6 李仕春;艾红娟;;山东方言里的一种语法变调[J];方言;2009年04期

7 冯文娟;;菏泽方言中的语缀“的”[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宋开玉;近代汉语语词举正[J];古汉语研究;2002年02期

9 冯春田;;汉语方言助词“吧咋/不咋”的来历[J];古汉语研究;2006年01期

10 张军;;白语方言否定标记的特征与来源[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慧丽;汉语方言变韵的语音格局[D];北京大学;2011年

3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李剑影;现代汉语能性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宋开玉;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艾红娟;山东长山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唐七元;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郭丽;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张燕芬;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D];山东大学;2009年

10 王仲黎;祁阳方言语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楠;淄博方言的形容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代国英;邢台方言的“子”尾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丽;河北南和方言音变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吴秀玲;日照方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赵存花;胶南方言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程敏敏;焦作城区话名词性变韵及其年龄变异[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李登桥;《聊斋俚曲》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赵卫;山东临邑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毕丽华;山东淄博王村镇方言疑问句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李晓恬;《聊斋俚曲集》方言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素芬;山西武乡方言的虚词“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2 丁加勇;汉语方言句末“着”的类型学考察[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梅祖麟;陆俭明;;吴语情貌词“仔”的语源[J];国外语言学;1980年03期

4 厉兵;长海方言的儿化与子尾[J];方言;1981年02期

5 贺巍;获嘉方言韵母的分类[J];方言;1982年01期

6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方言;1985年02期

7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8 周庆生;郑州方言的声韵调[J];方言;1987年03期

9 徐丹;从北京话“V着”与西北方言“V的”的平行现象看“的”的来源[J];方言;1995年04期

10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李建校;陕北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李巧兰;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丽辉;唐山方言词尾“儿”的读音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2 陈江辉;邢台县方言专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梅;;聚合词的语法功能及其名词性倾向[J];求索;2011年06期

2 乔全生;;洪洞话的“去”“来”[J];语文研究;1983年03期

3 田庆华;略论拟声词的修辞与语法功能[J];阅读与写作;1998年08期

4 杨翠兰;汉语成语的语法功能研究[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袁毓林;对词类功能观证伪测试论述的补正[J];汉语学习;2005年05期

6 满芳;《论语》量词析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徐宇红;;“PK”的语义、语法功能及其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秦存钢;;关于“出品”的词性——兼谈汉语词性的辨析方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8期

9 孙庆波;;卫辉方言的人称代词[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10 夏先培;;两周金文的第二人称代词及一些相关问题[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翠兰;;基于语料统计的汉语成语语法功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莫彭龄;;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邹媛;;单音形容词重迭式作修饰语的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杨秀敏;;浅论现代汉语介词结构及其语法功能[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杨正超;;现代汉语时量词研究概述[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孙玉文;;以“恶”为例看词的语法分析必须以音义结合为基础[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7 袁金亮;;说“掉了”[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郭文燕;;区别词新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国庆;;浅谈词类的辨认[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宗哲;还“油藏”的“藏”正确读音[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邵敬敏;不喜欢戴校徽的调皮学生[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教师 赵万勋;生词听写与课堂组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魏薇;文言实词[N];天津日报;2004年

5 于亭;现代语言学形态视野中的甲骨刻辞语法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7 吴娟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留学生与本族人汉语程度副词使用情况浅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8 陈丹丹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首部以语气成分用法作为编写对象的词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巧兰;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李霞;《金瓶梅词话》动词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殷相印;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丁建川;《世说新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徐艳华;现代汉语实词语法功能考察及词类体系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朝红;中古汉译佛经连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小如;《淮南子》动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刁晏斌;虚义动词论[D];南开大学;2004年

9 史冠新;临淄方言语气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余东涛;现代汉语时间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晋;人体词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贺燕;现代维吾尔语量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王海霞;《祖堂集》语气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朱玉梅;《韩非子》形容词谓语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华;《左传》否定词“非”“未”“勿”“毋”“弗”“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曾雄伟;紧缩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7 季娜;未登录词的语法功能猜测[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蒋协众;邵阳马草话的状态形容词[D];延边大学;2005年

9 孙冬妮;上古汉语助动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单宏伟;《楚辞》双音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15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15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d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