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理论与美国国家语言政策实践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理论与美国国家语言政策实践
【摘要】:由于美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保护少数土著民族的语言对少数民族群体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及社会稳定都意义重大。费什曼关于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保护的理论范式研究了国家语言政策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保护的影响。美国的教学实践表明,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是能够保持和发展的。如果以社区为单位,在儿童早期就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教育项目,并与双语教学项目联合起来,在学生的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继续进行少数民族语言学习,不但有望实现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保护与复兴,也能增强少数民族家庭的凝聚力。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大学外语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欧盟促进语言多元化教育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850039)阶段成果
【分类号】:H002
【正文快照】: 美洲土著语言协会会长迈克尔·克劳斯博士对美国参议院印度事务选举委员会宣布:据他估计,1492年北美地区共有30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在使用,其中的190种语言仍被使用或保留至今。然而,190种语言中有155种在整个美国范围内使用,其中仅有20种语言能够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中完全使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常艳;;中国云南省第三届濒危语言遗产保护研讨会综述[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2 孙宏开;;重视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记录和保护[J];满语研究;2006年01期
3 刘辉强;尚云川;;拯救羌语支濒危语言——尔苏语、纳木依语、贵琼语、扎巴语资料记录和保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12期
4 覃亚敏;;关于濒危语言的一点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12期
5 瞿继勇;;重建母语读写,保护濒危语言[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4期
6 瞿继勇;;重建母语读写,保护濒危语言[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7 瞿继勇;;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保护濒危语言[J];理论界;2007年01期
8 ;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J];地图;2007年06期
9 陈赛;;当语言死亡时,我们失去了什么?[J];晚报文萃;2009年22期
10 邓佑玲;SOS濒危语言的呼叫[J];科学中国人;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斯巴特尔;;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文写作能力[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黄行;;语言多样性与濒危语言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陆国器;;布依文和汉文翻译的几个具体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4 杨涵清;;布、傣、壮语音词汇的比较和文字联盟的建议[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5 翁独健;;要重视民族古文字研究工作[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6 孙宏开;;试论尔苏沙巴文字的性质[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7 苏剑;;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的存亡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胡增益;;满文的历史贡献[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9 范可育;;《汉语拼音方案》功能的新概括[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伟;;关于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石锐;建立健全国家民族语言数据库[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范涛;我国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N];北京日报;2003年
3 记者白冰 黄燕 陆汉魁;中国22个少数民族拥有本民族文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记者 王慧敏;新疆“双语”教育从娃娃抓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张悦;民族语言渐消亡 徒留声声叹[N];中国民族报;2006年
6 记者 冯骥 见习记者 马静;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N];西藏日报;2006年
7 陈振藩;从徐世璇《濒危语言研究》说起[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钟歆;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刘恺;新疆开展免费语言培训[N];西部时报;2007年
10 教育部;教育部发文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强调要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郭友旭;语言权利和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松涛;语言政策发展与语言保护意识演进[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阿拉腾苏布达;东部裕固语生态语言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红梅;哈姆尼堪人所使用的蒙古语语音实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利;战后美国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孟照海;当代中美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印;中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娟;美国双语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6年
5 王有春;中美双语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汤允凤;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晓勇;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下坳村壮语濒危现象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8 李文平;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濒危语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郭孟秀;黑龙江满语濒危过程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胡艳霞;濒危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51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5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