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句式的几点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句式的几点思考
【摘要】:句式是句子的语法结构格式。句式最重要的本质特点是"抽象性",研究句式要从句例(具象句)里舍去思想内容以及一切带有个性的、非本质性的特征而抽取出一般的、共性的、本质性的特征。可从三种不同视角来描述句式:表示句干的句式、表示语气的句式、表示完整句(句干+语气)的句式。句式是"句型-句模-句类"的综合体,句型、句模、句类是从句式里分析抽象出来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的类型。句式既有形式又有意义,句式的形式和意义是表里关系、匹配关系,句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或匹配体。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零、引言句式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这是因为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而任何合语法的句子都是按照特定的句式构造的,也都代表着或从属于某种句式。因此,对句式进行理论研究和专题性的研究,进而构建汉语的句式系统,既有理论意义(有助于语法理论的发展),也有实用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晓;说语义成分[J];汉语学习;2003年01期
2 赵金铭;同义句式说略[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1期
3 范晓;略说句系学[J];汉语学习;1999年06期
4 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李国庆;现代汉语的“不是P,也是Q”复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周国光,黎洪;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詹人凤;试说隐性语法关系[J];北方论丛;1994年05期
6 税昌锡;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和语义特征的提取[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7 王光全;“把”字句的原型用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杨玲,沛如;关于“NP_1+VP+NP_3+给+NP_2”句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孙叶林;;邵阳方言特殊双宾句S+V+O_直+O_间[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彭育波;;连动句的认知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高永欣;;西方语法流派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姜苹;;“从+NL”与“在+NL”的分工与交叉[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5 程书秋;;“V不V”及其相关结构[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6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滕慧群;;索绪尔学说在中国[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8 龚娜;;语言与言语——《汉语修辞学》原版与修订版之比较[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2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丁加勇;隆回湘语动词句式及其配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华;动词带“着”多动句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杨宁;[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胡玉华;《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杰;蕴涵静态义素的动态词考察[D];河南大学;2001年
5 贺晓玲;两种表致使义句式的异同考察——“使”字句和“把”字句[D];暨南大学;2001年
6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李志军;先秦汉语双宾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曾小红;论“V上/下”[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10 赵东升;现代汉语复杂“给”字句的最简探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工;评《题元原型角色与论元选择》[J];当代语言学;1995年03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1991年01期
4 王惠;“把”字句中的“了/着/过”[J];汉语学习;1993年01期
5 范晓;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J];汉语学习;2001年06期
6 范晓;说语义成分[J];汉语学习;2003年01期
7 范晓;三维语法阐释[J];汉语学习;2004年06期
8 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9 屈承熹;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10 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裕树;陆丙甫;;关于制约汉语语序的一些因素[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雪君;;“V归V”句式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9年01期
2 沈家煊;;句式和配价[J];中国语文;2000年04期
3 朱锡明;口语中的“X什么”与“X什么X”句式[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4 胡孝斌;;汉语双宾语句的范围和类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1期
5 蔡淑美;;双量式“A就B”的语义理解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6 沈家煊;;“计量得失”和“计较得失”——再论“王冕死了父亲”的句式意义和生成方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7 郭杰;;对“变换分析平行性原则”的重新审视[J];语言与翻译;2009年04期
8 席嘉;;“除”类连词及相关句式的历时考察[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9 席嘉;;衬托句式和相关连词的历时发展[J];长江学术;2010年03期
10 孟艳华;;顺时观察模式下指宾状语句句式意义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游舒;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明辉;认知类动词及相关句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蒋静;小句补语句概念整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沛;句式“怎么A怎么B”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慧盈;基于构块语法的现代汉语“给”字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周盛;基于实际语料的动词“切”的配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立凡;非常规双宾句浅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玲玲;“NP(对象)+V+起来+AP”句式考察及教学建议[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曾卫军;“V+A_X(定语)+O”离析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郭初建;“VO就VO”格式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沈君莉;现代汉语获取义双宾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邱志明;汉语“被”字句和越语“b(?)”字句的语形、语义及语用对比[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薇;一种现场描写方式[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4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6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