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方言体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16:21
本文关键词:临颍方言体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临颍方言 体貌 标记 语法意义与功能 句法分布
【摘要】:临颍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南鲁片。目前关于临颍方言的语法研究基本为零。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搜集大量语料,对临颍方言体貌做了细致深入的考察。并通过跟普通话的比较,力求对临颍方言体貌标记的语法意义、功能和分布进行详实的描写分析。对重点体貌标记的历时演变情况,对同一种体貌意义的不同表达手段,对同一种语法手段表达不同的体貌意义的情况都做了共时与历时的比较。 首先,笔者在发音合作人的帮助下,以社科院的方言调查字表为依据,对临颍方言的声韵调系统、语音特点及同音字汇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其次,在对大量语料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得出临颍方言体貌主要有:完成体、实现体、起始体、经历体、进行体、持续体、短时貌、尝试貌等。 再次,对临颍方言各体貌类型的体貌标记依次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其中重点分析了临颍方言比较特殊的完成体、实现体和起始体,而其余体貌的标记因与普通话类似或者差异较小则略写。通过分析比较,我们认为,临颍方言体貌意义可以通过词汇手段表达也可以通过语法手段来表现,其中语法手段主要涉及了重叠、附加两种形式。临颍方言完成体主要通过在谓词后附加助词“了1[·l(?)]"、"了2[·liau]"、"起[tchi44]"、"下[·coae]"、'‘过1[ku(?)31]"、“罢[PA31]”表示;实现体主要通过在单句或者复句分句末尾附加两种不同发音的助词“了3[·1(?)]”和“了4[·liau]”来表达;起始体主要通过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附加助词“开[·khε]"、“上[·saη]”或者“起来”的合音“起H[·tchiε]”来表达;经历体同普通话—样,也是在动词、形容词后附加助词“过2[·ku(?)]”;进行体是在前后同时附加副词性成分“正[ts(?)24]”、“搁这儿/那儿”和助词“着l[·tsu(?)]”、“哩”;持续体则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附加助词“着2[·tsu(?)]”;短时貌采用动词重叠或在动词后附加轻声儿化的“一+下儿[·ciar]/会儿[·xu(?)r]”来表达;尝试貌用动词重叠或在动词后附加轻声儿化的“一+下儿[·caLr]”表示,同时可以附加“试试”来凸显尝试意义。 最后,我们对文章进行了小结。临颍方言的完成体和实现体均有两套,都是分别由两个不同发音的“了”表达,它们有现实与非现实之分,且句法分布上互补,对应又十分整齐,这是其它方言里没有的或暂时没被发现或没被重视的。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安康汉滨区方言的体貌系统[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吴早生;;光山方言体助词“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4 萧国政;武汉方言“着”字与“着”字句[J];方言;2000年01期
5 刘祥柏;六安丁集话体貌助词“倒”[J];方言;2000年02期
6 储泽祥;赣语岳西话的过程体与定格体[J];方言;2004年02期
7 邢向东;论现代汉语方言祈使语气词"着"的形成[J];方言;2004年04期
8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9 刘翠香;;山东栖霞方言的持续体[J];方言;2007年02期
10 杜依倩;;海口方言(老派)同音字汇[J];方言;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1271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7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