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英汉语音审美属性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19:29

  本文关键词:英汉语音审美属性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音 审美属性 美学 美学语言学 社会属性


【摘要】: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依据美学及美学语言学理论,通过研究发现,英、汉语音均有审美属性,呈现出音响美、音韵美、抑扬美、韵律美、连续美等,潜藏一定的语音美的生成机制;其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美的体现方式、审美要素的使用频率有别等。语音的审美属性折射出语言的审美特质,蕴含着英汉民族不同的审美选择;语音美是由语音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是语言长期发展的结果。该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语音美的内涵和生成机制,更好地欣赏、利用语音美。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YY015)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22400450039)
【分类号】:H311;H11
【正文快照】: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能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1]。语音既有自然属性(包括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主要从语音的民族特性或地方特征、语音的系统性、语音的变化等方面体现出来[2]。语音作为交际工具,之所以能够表情达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力;语言与文学[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2 李春艳;;联绵性:联绵词性质再认识——兼论四音格联绵词[J];齐鲁学刊;2012年06期

3 王宝童;关于英语诗用韵的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孔慧芳;张萍;;合肥方音中特有韵母变化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银霞;;河南方言中“个”的弱化与音系-句法协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王伟华;;法语二外语音教学刍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胡建;;关于音位归纳中语音相似性判定的尝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李卉;;论诗歌翻译要注重形式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7 安玉青;史宝辉;;语音手段对辖域歧义句的歧义分化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张士东;;从语音角度看英、日、汉语的差别和联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左岩;浅析韵律研究中的几个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刊);1999年S1期

10 逯红梅;;先秦美学与古希腊美学中对丑认识的比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锋;谢磊;周祥增;付中华;张艳宁;;实时语音驱动的虚拟说话人[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3 郑玉玲;周学文;;调音部位的分区与命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4 李冰锋;谢磊;周祥增;付中华;张艳宁;;实时语音驱动的虚拟说话人[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5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6 周杰;;留学生语音教学之我见[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7 付莉;;电视新闻播音停顿边界时长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覃夕航;;普通话元音/γ/的性质和音值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赵彦乔;丁华锋;;中国学生英语单元音习得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林双萍;;谈汝城话[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春;甘肃临夏方言回腔语音格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金星;听障儿童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乌吉斯古冷;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巧云;德昂语长短元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晓燕;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时筱惠;大连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莹;母语和英语对法语语音习得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康;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音段发音特征分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张冰;赤峰汉语方言发音特征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瑞珊;东乡语元音声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谌莉文;;委婉话语中的审美意识[J];理论月刊;2009年02期

2 姬一言;一位西方学者评《美学语言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2期

3 马琳;用社会属性去认识语音[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4 马琳;论语音的社会本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6期

5 李庭芗;从教学法的角度略论俄语课本的编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06期

6 夫见;语音班,

本文编号:1271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71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