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宁可”复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4 11:02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宁可”复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宁可”复句 词性 语义关系 语用环境 转换条件
【摘要】:“宁可”复句是指由“宁、宁可、宁愿、宁肯”标记的一类复句,是现代汉语有标复句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本文从语形、语义、语用三个角度系统考察“宁可”复句,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宁可”复句之间的转换条件进行考察: 从语形角度来看,文章用认知范畴理论考察“宁可”词性:通过归纳、对比原型能愿动词、副词、连词及“宁可”属性,发现“宁可”同时呈现出副词范畴、连词范畴的某些特征,在非关联场合,“宁可”呈现出副词的特征;在关联场合,当“宁可”位置固定时,呈现出具有关联作用的副词的特征,当“宁可”位置不固定时,则更多呈现出连词的特征。从“宁可”复句的语义语法关系出发,结合“宁可”复句与其他相关句子的相互转换,讨论常见“宁可”复句的归属:“宁可”复句有让步性、转折性、选择性三种语义内涵,其中让步性是最深层次的语义,也是转折性和选择性语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个角度讲,“宁可”复句应属于让步复句范畴。文章还考察了常见“宁可”复句的分布及其分句构成。 从语义角度来看,文章描写出“宁可”复句具有主观选择性和主观评价性两种语用意义,以及选择性、让步性和转折性三种语义内涵,其中让步性是主导语义;通过分类分析,描写出“宁可p,也不q”、“宁可p,也q”、“与其p,宁可q”中p与q之间的语义关系。 从语用角度来看,文章勾勒出“宁可”复句成立的语用条件:由最佳项、选择项和舍弃项共同构成的三维立体语用条件,及蕴含的最佳项和选择项之间、句子主语主观选择和说话人价值判断之间的两对矛盾。探讨语用和语义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关系:(1)语用条件影响语义的形成:语用条件中,最佳项的不可实现,让句子主语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选择项,这之间便出现了一种让步,体现为语言内部的让步性,并进而蕴含了语言内部的转折性和语言表层的选择性。(2)语用环境对语义侧重点的影响:句子主语、说话时间和句子中事件发生时间是否一致会对“宁可”复句的语用意义,即主观选择性和主观评价性的侧重点产生不同影响。(3)语义内涵对语用环境产生的反制约:“宁可”复句让步性、转折性、选择性的语义内涵,要求必须隐含不可实现的最佳项、选择项必须实现利弊平衡。 在综合考察“宁可”复句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宁可”复句中p与q的语义关系,考察了“宁可p,也不q”与“宁可p,也q”、“宁可p,也q”与“宁可p,但q”、“宁可p,也q”与“即使p,也q”之间相互转换的条件,丰富了相关“宁可”复句间相互转换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玲;;再论“宁可”、“与其”句式的语义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2 宋晖;;“宁可”类复句观点性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王小郴;从预设角度看“与其”句和“宁可”句的区别和归类[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高书贵;;“宁可”类句式对取舍项语义结构形态的变异要求[J];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01期
5 王天佑;;“宁可A”后无照应项考察[J];汉字文化;2012年03期
6 王天佑;;“宁可、宁愿、宁肯”差异的认知及语用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杨玉玲;谈“宁可……也……”的语用条件和教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8 陈忠,范晓;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邢福义;;现代汉语转折句式[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2期
10 王天佑;;“宁可”句式使用的制约因素及策略[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1287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8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