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更加”类副词的历时演变

发布时间:2017-12-14 13:28

  本文关键词:汉语“更加”类副词的历时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更加”类副词 历时演变 语法化 认知


【摘要】:古汉语中"更加"类副词数量众多,历时更迭频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成员。"更加"类副词的形成过程表现出平行引申和殊途同归的规律。汉语"更加"类副词与人类认知心理有密切关系,在"程度磨损"和求新求异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项目“中古汉语心理动词的多视角考察”(Y201224335)
【分类号】:H146.2
【正文快照】: 汉语“更加”类副词是指表示“程度加深或变化”这一语义特征的程度副词。古代汉语中“更加”类副词数量众多,①历时更迭频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成员。一般认为,“更加”类副词主要修饰限定的成分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此外还可用于助动词和一些动词短语(如“有精神、感兴趣”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家合;;程度副词“越”、“越发”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10年05期

2 吴立红;;状态形容词在使用过程中的程度磨损[J];修辞学习;2005年06期

3 祝鸿杰;;试论若干甚辞的来源[J];语言研究;1987年02期

4 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语言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向阳;;九寨沟方言“把”字句及“给”字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张国华;;徐杰《生成语法的“语类”与传统语法的“词类”比较研究》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家合;;元刊杂剧的疑问词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张柏青;“二十四韵”语境别义──《二十四诗品》作者补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左杉;;现代汉语词和词汇的定义问题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6 滕怡;唐韵;;介词“即”的语法化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高志胜;;现代汉语让步连词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8 左梁;;《世说新语》个体量词的语法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谢晶;;“汉语语法化”机制综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吕玲;;再论“宁可”、“与其”句式的语义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红录;周静;;古汉语语法和语序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万和;;从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看《列子》是托古伪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刘清平;“里”、“里面(头、边)”的共时历时考察及方位词的双音化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全静;汉语并列式双音时间副词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峗;中韩“关系小句+关系化标记+NP”结构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魏春妮;“一样”结构的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曹思海;《醒世姻缘传》“被”字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蔡雅思;“N_1(的)N_2”构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2 刘楚群;论“越V越A”——兼论从“越V越A”到“越来越A”的语义虚化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陈群;说“越来越A”[J];汉语学习;1999年02期

4 黄士平;“越……越……”语句的逻辑解读[J];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张世年;关于汉语句法组合的制约因素[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6 高云玲;;“更”、“更加”和“越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邵炳军;现代汉语形容词二次划分中本质分类的原则与形式类[J];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陆俭明;;“更加”和“越发”[J];语文研究;1981年01期

9 蔺璜;状态形容词及其主要特征[J];语文研究;2002年02期

10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劲荣;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梅;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谓语句[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运运;;“把”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机制[J];南方论刊;2007年11期

2 刘红妮;;“一概”的词汇化、语法化以及认知阐释[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刘红妮;;关于“一律”词汇化、语法化演变过程的认知与阐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凌剑春;;语法化中语义主观化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陈云香;;“个”的历时演变描写[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6 陈颖;;“即”的语义分化及语法功能历时演变[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力量;肖应平;;“得”的语法化动因和机制[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8 陈卓;;介词“对于”来源新探[J];理论界;2010年04期

9 刘金勤;“取”的语法化认知分析[J];语言研究;2002年S1期

10 王建伟,苗兴伟;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解释[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仁;;“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成虎;;与语法化平行的音系变化连续统问题[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彭启英;;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建设;;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晏尚元;;指示词THAT的语法化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左婷婷;;同义反复的认知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王凡;;数学学习兴趣及其培养[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袁学娅;认知与现实[N];中国旅游报;2001年

3 通讯员张海洋;信用认知亟待普及[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4 柳笛;认知非洲[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李保国;中国移动品牌获普遍认知[N];人民邮电;2000年

6 见习记者 刘彩娜;认知和信用有待加强[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7 记者 段春华;国内居民对保险认知有限[N];证券时报;2002年

8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熊明辉;逻辑与认知[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陆刃波;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保险认知有限[N];中国保险报;2002年

10 ;认知CEO[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朝红;中古汉译佛经连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许卫东;《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陈丽;汉语转折范畴的历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芳;几组趋向动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黄平;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刘黎岗;重庆话口语中话题的结构与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钊;汉语儿童述补结构的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斌;含“进、出”类趋向词的动趋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强;《韩非子》介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永华;语气副词“当然”的多角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蒋静;从“来/去”的历时演变看连词功能的产生[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蕾;现代汉语否定式“把”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琦;《颜氏家训》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孟静;Be going to结构规约含义的语法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文星;使、叫、让在现代汉语兼语句中的语法化[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88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88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6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