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印尼玛琅国立大学中文系学生汉语常用连词习得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5 05:06

  本文关键词:印尼玛琅国立大学中文系学生汉语常用连词习得偏误分析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印尼 常用连词 偏误分析 教学


【摘要】:[摘要]汉语连词是虚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包括连词在内的关联词是复句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在对印尼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大量连词以及关联词语用错的现象,而以往对这方面的研究涉足并不多,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 此文秉承理论从实际出发,研究成果服务实际教学的宗旨,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资料和最具时效性的教学建议,笔者在中介语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了语料分析、偏误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到印尼学生中,进行各项调查和试验,对他们习得汉语常用连词偏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个较为有效的连词教学方法。 针对印尼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方法和建议,例如增加一些趣味教学,加强相关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建设等。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实际教学效果的验证,对于汉语连词难点的教学有着比较好的借鉴意义。 文章主要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内容、思路和设计;第二部分运用对比分析和迁移的相关理论分析学生使用常用连词出现的偏误;第三部分从社会、学生、教材和教师等方面分析学生使用常用连词出现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第四部分简单介绍笔者在连词方面的教学经验,并以个别常用连词为例进行教学实验设计;第五部分为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足云;“是……的”句式的比较与系统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姜红;;动结式中补语语义歧指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德岁;;“V+Num+是+Num”构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李国庆;现代汉语的“不是P,也是Q”复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黄启庆;尹海良;;现代汉语A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及其音变处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沙宗元;;课外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沈云佳;论《呼兰河传》中的ABB式色彩词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乌凤兰;王磊;;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交际化的尝试[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张宝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效性[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5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6 邢红兵;张旺熹;;现代汉语语法项目的标注及统计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林建平;方姣婷;;游走于|捣窖杂肫胀▕q之晸:起始阶段语音习得的几个特征[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彩霞;;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用法说明栏目设计初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萍;“动宾动词+宾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戴佳;现代汉语特殊结构“V+得+发+X”[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郝亦佳;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案例研究及其对第二文化习得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亮亮;俄语原因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莹;母语和英语对法语语音习得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31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31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