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符号学全球化,文明之间的桥梁——“第11届世界符号学大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17-12-25 07:48

  本文关键词:符号学全球化,文明之间的桥梁——“第11届世界符号学大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出处:《俄罗斯文艺》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符号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全球化 国际符号 大会 论文摘要 桥梁 外国语 文明 中国语言


【摘要】:正"第11届世界符号学大会"于2012年10月5日至9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师范大学参加本届盛会,其中,国外学者240多位,国内学者170多位。大会收到论文摘要422篇,基本反映了全球符号学学者关心的议题和目前符号学研究的现状。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符号学全球化,文明之间的桥梁。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分类号】:H0
【正文快照】: “第11届世界符号学大会”于2012年10月5日至9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师范大学参加本届盛会,其中,国外学者240多位,国内学者170多位。大会收到论文摘要422篇,基本反映了全球符号学学者关心的议题和目前符号学研究的现状。本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六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将在中国青岛召开[J];语言科学;2004年06期

2 顾嘉祖;迈向特色创新阶段的我国符号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5期

3 韩丹;;符号学理论——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后现代理论研究之一[J];时代人物;2008年06期

4 刘尧汉;《伏羲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符号学研究》序[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刘晨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符号学阐释[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6 刘晨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符号学阐释[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7 王永祥;;鼎足之势中的俄罗斯符号学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1年01期

8 辛斌;王永祥;;符号学理论的发展、应用与展望——第七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述评[J];外语学刊;2007年01期

9 赵毅衡;;符号学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2期

10 陈艳辉;;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及符号的象征意义[J];作家;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健;;我国双语教学的跨文化冲突背景[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苏晓军;;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互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魏嘉瓒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陆丙甫;;全球化和汉语的优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5 沈磊;;“Politeness”and“face”in English and Chinese[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曾东京;高媛媛;;论翻译学词典的描写性与规定性[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保亚;;全球化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多语现象和多语制研究——建立语言遗产保护和多民族互协共存的科学依据[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10 吕俊;;价值哲学与翻译批评学[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登峰;何谓中国追求的全球化?[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曹进 刘建珍;中国符号学研究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5年

3 党西民 复旦大学博士后;是谁盗取了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季海宏;交流中的理解与误解[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方莉邋许文 陈晓春;请你用文言文写篇自传[N];新华日报;2008年

6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傅其林 整理;把符号打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董晨;“火星文字”泛滥 专家指用字规范是教养[N];今日信息报;2007年

8 董晨;使用规范文字是一种教养[N];新华日报;2007年

9 ;学界耆宿晚年学术大著问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海妮 查金忠;“方言经济”升温的背后[N];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敏萱;论汉英平行语料的平行处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程艳梅;《读书杂志》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荔;学龄前儿童“修辞特征”语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红周;符号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张良林;莫里斯符号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洋;符号学视角下的文本世界与人的生活世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瑜晗;符号学视角下翻译对等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3 李薪薪;隐喻认知机制及动因的符号学视角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4 丁利英;国际广告中的适应性策略[D];东华大学;2008年

5 崔倩;从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看口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许凌娜;怀旧文化的符号学研究:“双妹”广告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文化的复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卢珊;汉语商务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简茹;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9 郝伟凡;以“口译、译员能力”评估模式浅议体育口译应具备之能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王阳;国际商务文化中的非言语符号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1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31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