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语言能力水平是可比的——Can do理念对汉语能力标准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人的语言能力水平是可比的——Can do理念对汉语能力标准的意义 出处:《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能力标准 交际语言能力 can do理念 跨语言 可比
【摘要】:本文从制订"汉语能力标准"立论。语言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而人的语言能力水平是可比的,尽管人们的语言不同,两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一定完全相同,个体的听、说、读、写技能也不一定平衡。人的语言行为所表现出的语言能力,是can do即"能做某事"的能力,是完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需要完成的语言任务的能力。语言能力标准又称语言能力量表,是对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水平的系统描述。语言能力标准主要描述"能做某事"即完成语言任务的语言能力,而不是只描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语言能力标准是跨语言的,互相之间是可比的。
[Abstract]:......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考试处;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汉语应用能力标准与测试的理论基础与应用研究”(GFA097008)资助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缘起2008年以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主持研制“汉语能力测试”(HNC),重点任务之一是制订“汉语能力标准(讨论稿)”(http://www.hnc.org.cn/2011-07-27)。语言能力标准又称语言能力量表,是对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水平的系统描述。语言能力标准的核心概念是语言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月芳;陈宝国;;双语跨语言的句法启动[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2 刘颂浩;;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新模型[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跨语言、跨文化读写与交流国际研讨会[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安妮·卡特勒 ,宫琪;跨语言心理语言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5 戚国辉;;儿童被动结构习得的跨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启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荣晶;;跨语言视觉下的汉语口语中拷贝式右置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原苏荣;陆建非;;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南成玉;;韩汉英视觉器官隐喻的认知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应学凤;;指示代词语音象似性的跨语言考察[J];汉语学报;2010年03期
10 戴庆厦;;跨语言视角与汉语研究[J];汉语学习;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韧之;;拓扑学及其理论框架下的语言比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戴庆厦;;汉藏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3 刘金明;;对比修辞学及其研究新视角[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郭稷;吕雅娟;刘群;;一种有效的基于Web的双语翻译对获取方法[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语言理论的新发展——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孙德金;;语言研究:拓展与突破——“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丁研;李福印;;汉语情感词范畴:一项实证及对比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姜志芳;;从一词多义现象看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王勇;;论语言类型学研究中的解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廖海宏;;集合式网络词典中词条的文化信息建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刘丹青;开采民族语言研究“宝矿”[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沈则瑾;世界翻译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N];经济日报;2008年
3 彭德倩;世界翻译大会在沪开幕[N];解放日报;2008年
4 张卫国;语言经济学研究存在三个主要维度[N];光明日报;2009年
5 施旭;中国话语研究的发展策略[N];社会科学报;2006年
6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柳斌杰;在中欧文学翻译出版论坛上的致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柳文华;5县通过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9 居峰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发展待巩固“路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检验“非宾格陷阱假设”[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宇;基于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研究交替传译中的社会语言能力[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迪拉热·艾则孜;维吾尔族三语者语义表征的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伯冰;第二语言教学与评估标准综述及建立汉语相关标准的设想[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旷书文;系词呈现的跨语言及心理现实性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许振福;认知元认知策略与听力测试表现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7年
6 谢艳艳;跨语言解释性相似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7 林凤玉;普通话方音消解与方言语音变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思舒;一种多语言、多编码的识别方法[D];南京大学;2012年
9 陈紫s,
本文编号:1349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4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