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境关联与悖离

发布时间:2018-02-02 07:35

  本文关键词: 语境 关联 悖离 出处:《当代修辞学》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境悖离是一种话语策略。话语对语境的悖离看似打破了关联,实则重建了另一关联。本文以关联与非关联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基点,深入考察语境悖离现象。关联的打破与重建使关联与非关联形成了语境悖离中的一对辩证关系。寻找关联的过程是对话语含义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话语表层与深层在关联非关联状态中形成了又一对辩证关系。关联与非关联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使原本不具有对立关系的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因语境的悖离而形成了具有对立统一性的辩证关系。在语境悖离中,往往是摈弃最大关联,以寻求最佳关联。
[Abstract]:Contextual paradox is a kind of discourse strategy. Discourses from context seem to break the relevance, but actually re-establish another relevance. This paper bases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evance and non-relevance. The break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relevance form a pair of dialectical relations between relevance and non-relevance. The process of finding relevance is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utterance. The surface and deep layers of discourse form another pair of dialectical relations in the state of relevance and non-relevance. The complex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evance and non-relevance makes the maximum relevance and the best relevance, which are not originally opposed to each other.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with unity of opposites is formed because of the departure of context, in which the maximum relevance is often rejected in order to seek the best relevanc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注重话语与语境的超符号关系,这一关系,既表现为语境适应,也表现为语境悖离。我们(祝敏青,2009)曾就话语悖离语境这一话语策略的特性、形态、交际双方悖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从语境视角考察言语交际中违背合作原则现象,,可以将其看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祝敏青;肖莉;;话语突围——语境在关联中的悖离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祝敏青;林钰婷;;从解构到重建——孙绍振幽默散文的审美内核[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庄伟杰;谐趣与严谨中的灵魂书写——孙绍振散文的幽默艺术探魅[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嵩;;找到“自己”:孙绍振散文审美规范的理论建构[J];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付瑞华;孙绍振文学教育思想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丁进乐;从审美走向审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自然;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燕;;在认知语境下赏析风骚各领的中英幽默言语[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2 黄利花;;关联理论下的言语交际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汪莉;全哲君;;关联理论视角下浅析《圣女贞德》两个中译本[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康捷;;简析关联理论与科技英语翻译的三个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白杨;;英语中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周杨;;关联理论研究综述[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程宇敏;石秦岭;;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认知语用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陈蕾;;关联理论下的英语专业阅读理解策略[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9 张红;王智音;;隐喻及转喻的关联阐释[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曹斌;曾倩;;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转喻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雨;;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影视字幕汉译[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闻艳;;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娟;;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曦;;寻求听力理解中的最佳相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文辉;;隐喻的关联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林凤来;;《围城》中的幽默比喻及其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涂秀青;;认知、逻辑分析与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鲍德旺;杨士超;;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之解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9 靳宁;贾德江;;再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燕芳;;从关联理论看外交委婉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慕军 首都师范大学;治文摘通病应从题目下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乔燕冰;比“太美”更可怕的是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刘怀;这笔账该咋算[N];吉林日报;2005年

4 江晓红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多元与融合:语用研究的认知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陈健健;G天威急发澄清公告辩白[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边朔;“黄金书”遭遇“红灯”[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张建亮;现指高开高走 期指远月下挫[N];期货日报;2007年

8 记者陶映荃;航空公司为何推出低价机票?[N];工人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汪恭彬;宝钢“复兴”:寻找A股“投资洼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郭之纯;新“年关”背后的传统脱节[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晓红;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2 晏红;认同与悖离——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生成[D];四川大学;2003年

3 蔡少莲;中美拒绝策略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胡春华;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语用学研究:顺应—关联路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赵虹;言语反讽的关联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曾莉;非规约间接否定: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夏丹;中国民事审判话语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9 项成东;等级幽默的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张维昭;儒学文化的悖离与回归[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景;从关联理论看交际中的语用失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林复;基于关联理论的广告语言阐释[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陈自力;从大脑神经网络分析关联理论的微观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4 鞠辉;关联理论及其应用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刘迎春;论关联理论框架内翻译的认知—推理交际模式[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6 邓春;在线新闻的关联翻译[D];重庆大学;2003年

7 姜学龙;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媛媛;从关联理论看广告及其翻译[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9 赵虹;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薄振杰;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3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83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4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