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地区的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
本文选题:全球化 切入点:语言竞争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言和谐"应从多角度加以理解:在法律地位上,各种语言无论其所属民族大小,一律平等;在语言使用上,各民族语言根据其功能大小,"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在语言态度上,操不同母语的人在不同的语境和需要下讲不同的语言,能够得到本族成员和他族成员的认可;在语言发展中,各民族语言彼此兼容,互为补充。但语言和谐不是语言平衡,不是语言平均主义。在多民族国家或地区,语言竞争是必然的,只要处理得当,语言关系就会在竞争与和谐的有序轮回间健康发展。语言关系和谐要通过语言与人、社会、文化、民族的关系和谐来实现。
[Abstract]:"linguistic harmony" should be understood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in legal status, languages are equal regardless of their nationality and size; in the use of languages, each national language, according to its function, "holds its place," In terms of linguistic attitudes, speakers of different mother tongues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needs, which can be recognized by their own and other members;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the language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re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But language harmony is not a linguistic balance, nor is it linguistic equalitarianism. In a multi-ethnic country or region, language competition is inevitable, provided it is properly handled. Language relations will develop healthily in the orderly cycle of competition and harmony, which must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harmony of language and people, society, culture and nation.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理论研究”(编号:07XYY006)
【分类号】:H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广艺;张春泉;;和谐社会与和谐语言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周庆生;语言和谐思想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夏莉 张雪莲(实习生);[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艳娟;;论王蒙小说中詈语的存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庞铮;;从语言变异看当代社会心理的特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黄慧敏;;让人欢喜让人忧——娱乐新闻词语运用面面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戴俊霞;“字”与外来概念的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陈锋;;两性话语差异和礼貌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吴燕琼;;当代汉语新词语中的英语缩略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况新华;熊晓莉;;社会科学术语译名规范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张娟;;汉字的民族认同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张玉梅;;当代戏剧小品不和谐语言现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宋贝贝;路艳梅;;论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段满福;;英语性别歧视现象极其原因探悉[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李灵;;中国英语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余京辉;;港式中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及培训策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晓慧;李扬;;关于研制商务汉语教学功能大纲的思考[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5 曹昭;;关于计算机辅助PSC评分现状的几点思考[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道刚;思想的自由与约束[D];山东大学;2005年
7 郭富强;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9 金重建;有声语言传播主体创作自觉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10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正辉;委婉语的三维视角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元;中国民众外语态度及使用十省市调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立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超女粉丝团名称和成员身份认同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邵磊;大连时尚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韦琴;外来语对老挝语及老挝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胡青青;语言变异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佘国秀;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新词语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江源;言语理解的认知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e,
本文编号:1594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9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