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给X以Y”格式研究
本文选题:“给X以Y”格式 切入点:语法功能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现代汉语格式的研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用有限的格式去说明繁简多方、变化无尽的语句,这应该是语法分析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对于学习的人更为有用的工作。”1所谓格式,通常情况下是用来指示句型或者句式的,而在本文的研究当中,“格式”这一概念是用来定义有固定词语作为标记的语言形式的。 在现代汉语中有“给X以Y”这样一种格式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从这一格式的组成形式来看,它来源于古代汉语的“VX以Y”的格式,这种独特的格式引发了学者们对它浓厚的研究兴趣。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给X以Y”的构成成分“给”和“以”以及这一格式的缩写形式“给以”。在朱林清等先生的《现代汉语格式初探》中,也仅仅是就“给……以”格式在现代汉语句子使用的语法作用来研究的。 这一格式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的高频性,要求我们要全面透彻地了解清楚这一格式的特点,以便在写作或者言语交际中更好的运用它,提高我们语言运用的规范化程度,获得理想的表达效果。鉴于此,在本篇文章中,第一章《关于“给X以Y”的结构分析》中分别介绍了格式中的“给”字、“以”字以及成分X和成分Y。在此基础上,根据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分别研究了该格式,这里包括:第二章《关于“给X以Y”的句法功能分析》中分析了整个“给X以Y”格式的句法功能,比如在句中作定语、宾语、状语、谓语甚至独立成句等等,第三章《关于“给X以Y”的语义分析》中结合认知语义学的知识分别分析了成分S,成分X、成分Y的语义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将“给X以Y”格式分为具有不同内部语义关系的A类和B类,由语料的分析来看,A类明显多于B类,第四章《关于“给X以Y”格式的语用研究》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该格式在运用时所出现的一些变式,比如成分数量的变化和排列顺序的不同等。同时,在该文的最后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了该格式,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机制中发现了“给X以Y”格式由原始范畴义“给予、施与”意义向“致使、影响”意义的推衍的原因,解决了传统语言研究中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打破以往的研究方式,将“给X以Y”格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format. Mr. Lv Shuxiang once said, "how to use limited format to explain complex and varied sentences, which should be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grammatical analysis." It should also be a more useful job for those who study. "1So-called formatting is usually used to indicate sentence patterns or pattern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format" is used to define a fixed word as a marked language form. It is worth our attention that there is a form of "giving X to Y" in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this format, it comes from the form of "VX to Y" in ancient Chinese. This unique format has aroused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it. At present, these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giving" and "giving", and the abbreviation form of "giving" to "Y". In Zhu Linqing, "give" and "giv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format" by Mr. et al, It is only to study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give. Yi" format used in modern Chinese sentences. The high frequency of this format in the use of modern Chinese requires us to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 so as to better use it in writing or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our language use. In view of this, the first chapter, "structure Analysis on giving X to Y", introduces the "give" and "Yi" characters in the format, and the components X and Y.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ree planes, this paper studies this format from syntactic, semantic and pragmatic perspectives, including: chapter 2, "Analysis of syntactic function of giving X Y", analyzes the syntactic function of "give X Y" format. Such as attributive, object, adverbial, predicate or even independent sentence in sentence, etc. Chapter 3: semantic Analysis of "giving X to Y" combined with the knowledge of Cognitive semantics,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nent S, component X and component Y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and on this basis, the format of "giving X to Y" i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internal forms. Class A and class B of semantic relationship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orpus, we can see that category A is obviously more than category B. Chapter 4th, A pragmatic study on "giving X to Y" format, analyzes some variations of the format when it is u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forma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finds out from the metaphorical mechanism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at the "give X" format is given by the original category meaning. The reason why the meaning of "meaning to cause, influence" is derive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can not be explained in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research, breaks the previous research method, and studies the "give X to Y" format as a whole, in order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study it from many angles. Analyze it in all directions and hope to get some valuable conclusion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海曙;;《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序[J];辞书研究;1984年02期
2 冯凭;;试论现代汉语实词分类的理论与方法[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3 屈承熹;;汉语的词序及其变迁[J];语言研究;1984年01期
4 眸子;;首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5 奕;;“像”与“象”的区别[J];新闻与写作;1991年09期
6 邢福义;;现代汉语的特殊格式“V地V”[J];语言研究;1991年01期
7 李杨;;论现代汉语专业课程体系[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3期
8 吴玉明;;成语中的古汉语知识[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9 群一;;《平水韵》中入声字变为现代汉语一览表[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3期
10 孔令达;谈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安排[J];语文建设;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现瑶;付莉;;《人民日报》50年来文章标题的语言变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李志江;;谈现代汉语通用字部首的定位[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徐德宽;;现代汉语双宾构造中两个宾语的题元角色[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应学凤;;现代汉语单音节反义词音义象似性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振宇;陈振宁;;怎样计算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文贵良;;文学汉语:现代想像与当代生长[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7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8 王萌;俞士汶;段慧明;孙薇薇;;基于语料统计的现代汉语量名搭配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陈群秀;李坚;王健;;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语义分类词典的设计与实现[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 邓 峗;《言有所为——现代汉语语用分析》读后[N];中国信息报;2005年
2 刘醒龙;汉语的遗憾与希望[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徐通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词典与规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4 北京大学教授 苏培成;促进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王东;人教社驶出“新品旗舰”[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李代祥;网络语言的定性[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张念;明清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迟兰英;构建现代汉语强化教学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任松筠;到国外教汉语也不错[N];新华日报;2006年
10 伊明;“掉头”改为“调头”更人性化[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红军;共生与互动[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文欣;现代汉语责训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马春华;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安美娜;现代汉语高频语素复合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孙凡;现代汉语结果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祁峰;现代汉语焦点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钰;现代汉语“给X以Y”格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乌兰;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教学理论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俊霞;现代汉语方式宾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伍靖;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齐丽娟;现代汉语泛义动词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夏军;现代汉语省略系统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刘琼;鲁迅的翻译和中国现代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凌;现代汉语语序与修辞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白金莲;以蒙古语为母语的学生汉语学习中的离合词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曾凡云;副词在通知类行政公文中的运用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5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1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