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获取义”双宾语句研究
本文选题:获取义 切入点:双宾句 出处:《辽宁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一种句式,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宾语句和“给予义”双宾语句上,忽视对“获取义”双宾语句的研究,切不知“获取义”双宾语句的研究对透彻分析双宾语句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选取“获取义”双宾语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获取义”争议较多的单宾和双宾问题作出了回答,并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断定“获取义”句式是双宾语句,尤其是对有“的”和无“的”的“获取义”双宾语句进行对比分析,使其成为判定单宾和双宾问题的重要标准。同时根据各种字典和辞书,确立“获取义”双宾语句的名称。 第二部分是“获取义”双宾语句句式的研究和动词分类。首先根据构式语法研究“获取义”双宾语句的句式,进而研究“获取义”双宾语句的语义。通过考察《动词用法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确立了“获取义”双宾语动词,并根据“家族相似性”原理进行了分类。 第三部分是“获取义”双宾语的语义角色分析,考察了论元的语义特征,,以及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并对其进行分类。提出了数词在“获取义”双宾语句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double object sentence is an important sentence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double object sentence and the double object sentence of "giving meaning", ignoring the study of the double object sentence of "obtaining meaning".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analyze the double object sentence thoroughly, so this paper chooses "get meaning" double object sente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single object and double object, which is more controversial about "obtaining meaning", and analyzes and studies from many angle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sentence of "obtaining meaning" is a double-object sentence. In particular, it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btaining meaning" double-object sentences with "and without", which makes it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judge the problems of single and double object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various dictionaries and dictionaries, the names of "get meaning" double-object sentences are established.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tudy of the sentence form of "get meaning"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verb. Firs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grammar, it studies the sentence structure of "get meaning" double object sentence. By examining the verb usage Dictionary and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version 5th), the author establishes the "get meaning" double-object verb and classifies i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amily similarity". The third part is the semantic role analysis of "get meaning" double object, which examines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argument and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irect object and indirect object. The important role of numerals in the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of "obtaining meaning" is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莉芳;;现代汉语双宾语句句法研究刍议[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2 王聚元;;文言双宾语句四题[J];语文教学通讯;1990年10期
3 何莉芳;;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研究历程及分歧综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4 贾齐华;古代汉语双宾语浅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5 何慎怡;汉英双宾语句比较[J];古汉语研究;1994年S1期
6 周迟明;汉语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和历史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年02期
7 甘延龄;;表示取得的动词充当述语不能带双宾语[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8 梁国勤;;谈古汉语双宾语句式的转换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9 黄庆勇;;从动宾关系看双宾语句[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梁国勤;;三大语法流派对双宾语的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德宽;;现代汉语双宾构造中两个宾语的题元角色[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现瑶;付莉;;《人民日报》50年来文章标题的语言变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3 李志江;;谈现代汉语通用字部首的定位[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4 应学凤;;现代汉语单音节反义词音义象似性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振宇;陈振宁;;怎样计算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文贵良;;文学汉语:现代想像与当代生长[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7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8 王萌;俞士汶;段慧明;孙薇薇;;基于语料统计的现代汉语量名搭配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陈群秀;李坚;王健;;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语义分类词典的设计与实现[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 邓 峗;《言有所为——现代汉语语用分析》读后[N];中国信息报;2005年
2 刘醒龙;汉语的遗憾与希望[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徐通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词典与规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4 北京大学教授 苏培成;促进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王东;人教社驶出“新品旗舰”[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李代祥;网络语言的定性[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张念;明清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迟兰英;构建现代汉语强化教学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任松筠;到国外教汉语也不错[N];新华日报;2006年
10 伊明;“掉头”改为“调头”更人性化[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红军;共生与互动[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文欣;现代汉语责训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马春华;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安美娜;现代汉语高频语素复合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孙凡;现代汉语结果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祁峰;现代汉语焦点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健;现代汉语“获取义”双宾语句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乌兰;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教学理论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俊霞;现代汉语方式宾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伍靖;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齐丽娟;现代汉语泛义动词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夏军;现代汉语省略系统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刘琼;鲁迅的翻译和中国现代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凌;现代汉语语序与修辞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白金莲;以蒙古语为母语的学生汉语学习中的离合词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曾凡云;副词在通知类行政公文中的运用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7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2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