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死去:语言灭迹与人类知识的侵蚀》介绍
本文选题:濒危语言 切入点:语言传递 出处:《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摘要】:正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语言学副教授K.David Harrison在其著作《当语言死去:语言灭迹与人类知识的侵蚀》(When Languages Die:The Extinction ofthe World’sLanguages and the Erosion ofHuman Knowledge)2007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Harrison在
[Abstract]:K.David Harriso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at Swarthmore College, Swarthmore College, USA. "when Languages Die:The Extinction ofthe World'sLanguages and the Erosion ofHuman knowledge." by. Harris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继勇;中国古代“和同”观念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2 陈赛;;当语言死亡时,我们失去了什么?[J];晚报文萃;2009年22期
3 ;一个人的口语[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7期
4 ;世界上18种最濒危的语言[J];Reading and Composition(Junior High)(English);2010年Z2期
5 孙宏开!100081;关于濒危语言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1期
6 秦昭;;两千五百种语言面临灭绝[J];科学大观园;2009年08期
7 金林;;值得关注的濒危语言[J];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7期
8 邓佑玲;SOS濒危语言的呼叫[J];科学中国人;2001年12期
9 大禹;“广西濒危语言个案研究”获 2 0 0 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J];地图;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行;;语言多样性与濒危语言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郁振华;刘静芳;;论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维贤;;老年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为[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包文秋;;检索语言在CUJA中的应用[A];外向型文献库的数据质量控制——首届CUJA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5 靳伟;;新经济环境中的物流课题[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恩;;医学科学发展的再认识与观念更新[A];第三届全国疑难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7 肖先福;;谈医学与人文学融合的时代价值[A];第四届全国疑难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8 杨文祥;;21世纪图书馆学理论建设的历史基础与历史任务[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潘永红;;《在开展“班班有站点”活动中整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10 苏剑;;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的存亡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璐;关注正在消逝的濒危语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黄京一;濒危语言亟待拯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本报记者 汪嘉波;谁来拯救濒危语言?[N];光明日报;2011年
4 金林;濒危语言的现状与抢救[N];南方周末;2011年
5 ;美国试图挽救世界濒危语言[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本报记者 袁国女 李春艳;我国少数民濒危语言亟须重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郑博超;抢救濒危语言,刻不容缓[N];检察日报;2009年
8 含唐;当濒危语言的最后两位“传人”不再交谈[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陈振藩;保护濒危语言 抢救文明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哈斯巴特尔 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所;保护没有文字的濒危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3 韩震;基于整体知识能力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雷德鹏;走出知识论困境之途[D];复旦大学;2005年
6 尤洋;信念视域分隔与知识命运选择[D];山西大学;2009年
7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艳霞;濒危语言[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郭孟秀;黑龙江满语濒危过程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张晓勇;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下坳村壮语濒危现象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朱艳华;土家语定名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松;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有词的演变与文化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温岚;论“五色话”之发展[D];广西大学;2007年
7 田静;仙仁土家语濒危现象个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王怀榕;三冲仡佬语句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刘静;隆林仡佬族母语使用类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高玲;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97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9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