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量词形态句法属性研究
本文选题:量词 切入点:形态句法 出处:《汉语学习》2011年02期
【摘要】:在汉语传统语法研究中,量词的属性主要是依据其语义表达功能而确定的。这种确认方法把性质不同的量词和单位词划为同一个类别。本文在生成语法理论框架中对量词的形态句法属性进行分析,发现量词具有功能语类的全部特征,结合量词的演变以及句法特征,认为其形态句法属性为轻名词这一功能语类。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grammar, the attribute of quantifier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its semantic expression function.This method classifies quantifiers and unit words of different nature into the same categ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attributes of classifiers in the framework of generative grammar theory, and finds that classifiers have all the features of functional categories. Combin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classifiers and syntactic features, the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attributes of classifiers are considered as light nouns.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特别资助基金(项目编号:201003541)资助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锦章;轻动词假设和汉语句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4年06期
2 蒋颖;汉语名量词虚化的三种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陈绂;从“枚”与“个”看汉语泛指性量词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2年01期
4 李讷,石毓智;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的变迁与量词语法化的动因[J];语言研究;1998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绂;简析古今汉语的定数量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年04期
3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4 范利,聂春梅;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1年01期
5 孙汝建;关于量词“个化”论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6 陈绂;从“枚”与“个”看汉语泛指性量词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2年01期
7 陈绂;谈汉语陪伴性物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振山;;量词“对”、“副”、“双”的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2010年03期
2 毕秋燕;;量词在几种修辞格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2期
3 梁汉平;;汉语量词的语用功能及其英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彭媛;;汉语量词的语义演变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吕军伟;郑博;;从量词角度看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问题[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樊守媚;陈伟琳;;指称人的量词“个、名、位”的句法、语义新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3期
7 韦理;戴炜栋;;大学生英语定冠词句法语用接口习得研究[J];中国外语;2010年02期
8 盛祖杰;;茶壶不宜以“盏”计[J];咬文嚼字;2010年05期
9 李华;;汉语量词的附加色彩[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4期
10 薛粉玲;;意象理论在汉英量词研究中的认知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绂;;《颜氏家训》量词研究[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徐清华;赵惠祥;张弘;刘艳萍;陈爱萍;余溢文;;科技期刊中一位数的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的用法[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萌;贾玉祥;俞士汶;;基于语料统计的量词对名词语义选择倾向的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4 陈燕玲;;泉州方言重叠式的构成形式(未完稿)[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Ryosuke Isotani;Satoshi Nakamura;;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Conversational Corpora for Speech Recognition in Speech-to-Speech Translation System[A];第十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暨国际语音语言处理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范德康;;关于藏语bam po用法的几点意见[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7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王萌;俞士汶;段慧明;孙薇薇;;基于语料统计的现代汉语量名搭配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璐璐;陈芯莹;李森;林晨;;应用HPSG理论实现汉语NP的自动分析[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耿静怡;郁曦;毕彦超;;图词干扰实验中的语法类别效应:汉语量词实验的证据[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椿桦 媒体评论员;买itouch4当U盘并非笑话[N];广州日报;2010年
2 椿桦 媒体评论员;买itouch4当U盘并非笑话[N];广州日报;2010年
3 方一新;汪维辉著《<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评介[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4 袁钟瑞;普通话的审美价值[N];贵州日报;2007年
5 邵敬敏;不喜欢戴校徽的调皮学生[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6 刘永耕;量词“样”跟“种”的区别[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7 刘征;华夏最早的二体钱[N];中国商报;2007年
8 聂远高;巧用智能ABC输入特殊符号[N];中国税务报;2006年
9 蔡庆荣;年底捋捋还欠什么[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10 高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测查的准备和训练[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廷香;基于语料库的3-6岁汉语儿童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马春华;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危艳丽;汉英模糊量表达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金枝;矮寨苗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黄芳;先秦汉语量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关晓薇;基于语义语言的机器翻译系统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康忠德;居都仡佬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崔霞;独龙语系属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木再帕尔(Muzappar Abdurusul);论维吾尔语的名词化短语[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飞;现代汉语高频后缀派生词的识别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丽丽;“V个A”结构的分析和探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锦凤;抽象名词及其兼类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希全;“数+形+量”格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梅;《坛经》偏正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陈经卫;《史记》“所”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熊昌华;《龙岗秦简》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余剑;《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大莹;《后汉书》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倪春凤;鲍康宁《日日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08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0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