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山西昔阳方言的儿化音变

发布时间:2018-04-16 08:04

  本文选题:昔阳方言 + 儿化 ; 参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对山西昔阳县方言的儿化现象从语音特征、范围和形式、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与研究。昔阳方言的儿化现象在语音上都是"儿"与前一音节紧密结合,共存于一个音节中。由于有儿化的作用,前一音节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有在音节尾加一个卷舌动作,更多情况下音节会发生变化:阴声韵主要元音央化;阳声韵脱落后鼻韵尾,主要元音鼻化;入声韵脱落喉塞尾,主要元音央化;更有韵头脱落或者发生改变而导致声母也发生变化。儿化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词类很丰富。在同一词类内部,儿化的形式也较为多样,尤其是名词的儿化;"儿化"强大的构词功能使得昔阳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丰富多彩。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studies the phenomenon of Pediatrics in Xiyang County, Shanxi Province from three aspects: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scope and form, and function.The phenomenon of Pediatrics in Xiyang dialect is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former syllable in pronunciation and coexists in one syllable.The former syllable will change in different degrees because of its role of petulization, and there will be a reel action at the end of the syllable, and more often, the syllables will change: the main vowel of Yin rhyme is central, and the nasal rhyme ends after the sound of Yang rhyme falls off.The main vowel rhinification; entering the rhyme to shed the throat plug tail, the main vowel central; more rhyme head fall off or change to cause the consonant also change.The range of application is very extensive, the part of speech is very rich.Within the same part of speech, the forms of Pediaturization are also various, especially the noun, and the powerful word-formation function makes the phenomenon of Pediatrics in Xiyang dialect rich and colorful.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7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的”字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张慎;;晋语“圪”研究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郭建华;;晋方言研究综述[J];大家;2010年03期

4 刘丹青;陈玉洁;;汉语指示词语音象似性的跨方言考查(下)[J];当代语言学;2009年01期

5 丁治民;李俊民、段氏二妙诗词文用韵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马文忠;晋方言里的“圪”字[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3期

7 杨文娟;大同方言中的“圪”“忽”“达”缀词语的附加意义[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刘静;;大同方言中的“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崔霞;;山西省朔州市六区县方言语音初步比较——兼与普通话比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孙婧;;大同方言与地域环境的关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恩旭;;平遥尹村话单字声调的实验分析[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雪梅;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建军;河州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楠;古文献中所见山西方言历史词汇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余跃龙;《等韵精要》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王利;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瑞;翼城方言的代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秀秀;盂县方言后缀“子”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4 连漪;呼和浩特方言“的”字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龙海艳;湖南方言常澧片的复数标记与列举标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民雅;山西襄垣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静;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韩婷;古县方言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9 胡丽晓;肥乡县方言程度表示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房婷婷;山东莱芜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洋;《红楼梦》儿化词初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2 ;现代汉语儿化词规范问题[J];语文建设;1996年06期

3 王凌;也谈儿化词形式的规范性标准[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孙修章;必读儿化词研究报告(节录)[J];语文建设;1992年08期

5 孟守介 ,鲁启华;从《金瓶梅词话》中的儿化词看其作者的籍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6 劲松;语言规范的现实性、动态性和前瞻性——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轻声和儿化词的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7 劲松;儿化词变异和变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修辞学习;2005年02期

8 邱皓;;《红楼梦》儿化词运用规律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胡晓慧;对外汉语教材中普通话“儿”化韵的规范问题[J];编辑之友;2002年03期

10 林宝卿;普通话的儿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平;潘接林;韩疆;颜永红;;口语障碍者的语音特征分析与变换[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2 侯精一;;关于儿化词使用情况的考察[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3 宗韬;杨莹春;陈铁城;吕佳佳;张宇;;朗诵时声音情感表现能力与语音特征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初步[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史定国;;现代汉语儿化词规范问题[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彭宗平;;儿化词的“必读”与“必懂”[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易敏;怡梦;李佳颖;;关于儿化词语认知与语感的调查[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在北京地区主要报章中使用情况调查[A];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钱学烈;;谈谈《汉语词汇等级大纲》(试行)中的轻声词和儿化词[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9 陈亮;张雄伟;;基于相空间重构的语音特征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丁崇明;;昆明方言的儿化[A];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朗锦华;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多音节词语朗读项应该注意的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磊;2008奥运,实现语言交流无障碍[N];科技日报;2006年

3 崔丹丹 蔡莲红;情感语音的分析与转换[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黄力行邋陶建华;多模态情感识别参透人心[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乔地;声纹鉴定技术锁牢一受贿官员[N];科技日报;2007年

6 北京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 刘加 教授 刘润生;让机器听懂我的话[N];科技日报;2001年

7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俞铁城;解析语音识别的发展现状[N];通信产业报;2004年

8 刘喜喜;语音识别将把鼠标键盘打入冷宫?[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刘洪宇;当机器听懂了我们的声音[N];辽宁日报;2008年

10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魏丹;叠字形容词没有必要读变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关俊红;二十世纪辞书儿化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杨;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军;抗噪声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7 徐金甫;基于特征提取的抗噪声语音识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8 宁更新;抗噪声语音识别新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9 章熙春;翘曲离散傅立叶变换算法与语音处理新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勇智;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语音特征的分析及其同遗传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军;儿化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朴红瑛;《现代汉语词典》儿化词语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3 马晓燕;论《歧路灯》中的儿化词[D];山东大学;2009年

4 王亚男;元氏方言的儿化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陈春艳;汉语普通话轻声的语音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进;南京方言儿化现象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峥琳;普通话常用音节的语音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禚韬;龙口方言与普通话“儿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安丽卿;成语的结构和语音特征[D];兰州大学;2006年

10 许允喜;语音特征空间映射提高说话人识别性能[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57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57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