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基于评价理论的中文仲裁裁决书情态动词人际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8 13:10

  本文选题:中文仲裁裁决书 + 评价理论 ; 参考:《重庆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人类文明迈入20世纪以后,仲裁,这种解决国际贸易争议的一种主要方式已经被各国所普遍采用和实施。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司法性质的行为,仲裁活动已俨然成为中国司法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第三方争议解决方式,由于仲裁兼具契约性、民间性和准司法性的,在现代法制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与此同时,仲裁的实施依法受到国家的监督。作为普通法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法律分支,仲裁法律在当今法制社会占有重要一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裁决书,众所周知是仲裁语言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具有特殊的人际意义。而情态动词对于表达情感,态度和人际关系的协商意义有突出贡献。基于马丁和怀特(2008)的评价理论,本研究试图对中文仲裁裁决书中的情态动词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索出情态动词在仲裁语篇中的使用特点,以及在仲裁裁决书中的分布情况。与此同时,本研究还试图分析情态动词在传递价值信息,表达言语者及其所属团体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阐释情态动词如何在仲裁语篇中向读者传递人际意义,又是如何实现其人际功能的。另一方面,通过对仲裁裁决书中的情态动词分析,本研究试图加深对不同情态动词使用的理解,弄清情态动词在中文仲裁裁决书中的使用频率,,进而为仲裁相关工作人员恰当使用情态动词制定仲裁裁决书提供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探析出情态动词在法律语篇中所传达给读者的人际意义,进而详细揭示法律书面文件所具备的独特特征。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提出的评价理论,是一个人际意义系统,而本文所使用的理论基础则主要来自马丁和怀特(2008)的评价理论,结合中英文情态动词的研究成果,突出分析情态动词在仲裁语篇中的使用情况及其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定性加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文中涉及的语料首先用CIPP-JS中文自动分词软件进行分词加工,再使用antconc3.2.4w对分词文本进行关键字提取等处理,旨在获取研究所需词汇。本文所有的研究语料均来自某仲裁庭的真实语料。因此,本研究的语料真实性切实地确保了本研究分析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拟解决以下问题: (1)总的来说,在中文仲裁裁决书中使用了哪几类情态动词,以及在文中的使用情况? (2)中文仲裁裁决书中的情态动词如何反映人际意义? 通过定性定量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 (1)在仲裁语篇中,高量值,中量值,低量值动词都有所涉及,包括了15个主要的情态动词:应;(不)应;应当;(不)应当;不得;必须;(不)愿意;(不)需要;要求;不能;(只,仅)能;(不)可以/可;(不,不予)认可;认可;适用。高量值动词和低量值动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情态动词,其中,高量值情态动词(应,应当,必须)因其最能反映法律语篇所特有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传递法律语言独特的强制规则,所以最能体现人际意义的表达;中量值动词(要求,愿意)携带评估意义,是意愿的表达;而低量值动词(不能,可以)语气上较高量值动词而言稍弱,其义务性与强制性则不如高量值动词,因此,在人际意义的表达上更为委婉,具有协商的意味。 (2)在对中文仲裁裁决书中的情态动词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情态动词能够实现语篇的人际意义。例如,高量值动词“应当”、“应”在裁决庭质证与裁决庭判决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高达1059次,其所传递的强制性和义务性将法律语篇的独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人际意义上来说,强调了法律双方行为责任的不可规避性,体现着在法律的强制性面前,判决双方的高度义务与责任。中量值动词中,“要求”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达到304次,体现出法律当事人的意愿与诉求,表达了其态度与立场。低量值动词中“不能”的使用频率最高,在对话性中体现了一种否定意味。与此同时,作为法律语篇的一类,通过情态动词所表达的人际意义,仲裁语篇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可以通过蕴含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情态动词所展现。而情态动词所呈现的人际意义能有效地帮助法律文件制定者与文件接受者之间的沟通联系,从而达到阐明其观点、态度,进而显露出法律语篇威慑力和不可抗拒的语篇特征。 本研究对法律语篇中微观层面的语言研究有指导与实践意义,在一定基础上能够丰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研究基础,与此同时,本研究对在法律语篇中进行词类标注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也有待完善并拓展到其他不同语类的研究当中。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继英;;评价意义与译文意识形态——以《阿Q正传》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2 徐s

本文编号:1768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68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