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人称代词“人家”的劝解场景与移情功能——基于三部电视剧台词的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8 16:27

  本文选题:人称代词 + “人家” ; 参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摘要】:本文以三部电视剧台词为语料基础,从会话场景分析出发,得到如下基本认识:人称代词"人家"是在"劝解"场景中,基于言者和听者的人物关系格局而由言者使用的一种具有移情功能的话语手段。在"劝解"场景中,言者使用"人家"是为了凸显其所指对象具有的某种角色特征,并要求听者与自己一起对该对象进行移情,从而实现对听者进行"劝解"的交际意图。"人家"移情功能的实现,是"劝解"场景内在机制的要求,也是其成为"万能代词"的基本动因。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ree TV drama lines and the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scenes, this paper obtains the following basic understanding: the personal pronoun "other people" is in the "persuasive" scene.A kind of utterance with empathy function used by the speaker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listener.In the "persuasion" scene, the speaker uses the word "other" to highlight a certain character of the target and ask the listener to empathize with the object, thus realizing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f "persuading" the listener. "The realization of empathy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persuasion, but also the basic reason why it becomes a universal pronoun.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号:02JAZJD740020)
【分类号】:H14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继懋;沈红丹;;“外人”模式与“人家”的语义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2 莫珍珍;田志飞;;“人家”指称功能转变原因分析[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雪芹;;论指代词“人家”的指称意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杨石乔;;读不尽的《雷雨》(上)——试论《雷雨》中的“人家”[J];四川戏剧;2009年03期

3 刘艳娟;;从老舍话剧看自称词的结构特点和运用特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孔繁英;孙瑞梅;;以听话者为称谓视点的自称[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孙丹;王慧慧;周相玲;;代词“人家”自称用法语用功能及发展未来趋势[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6 曾炜;;小品“包袱”构拟与人物语标借用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1年02期

7 郭继懋;沈红丹;;“外人”模式与“人家”的语义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8 王三敏;;陕西合阳防虏寨方言的语音特点[J];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曾炜;;喜剧小品的语言“得体性”偏离现象研究[J];学术界;2011年05期

10 莫珍珍;田志飞;;“人家”指称功能转变原因分析[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远杰;定语标记“的”的隐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友;转述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姜红;与陈述、指称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征;对《小城畸人》的女性阅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郭继懋;沈红丹;;“外人”模式与“人家”的语义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3 Mary G.McEd-Wards,姚锡远;女性语言──一个具有建设性的命题[J];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卉;(陕西省)关中地区河南方言的人称代词[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崔淑慧;代县方言的人称代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孙汝建;人称代词的活用[J];汉语学习;1981年03期

4 刘有志;两点质疑——读《人称代词的变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Z1期

5 王毅娜;;反身代词与人称代词重迭分布的几种现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6 傅绍梅;人称代词位置练习[J];法语学习;1996年06期

7 陈端端;现代中、日、英标准语人称代词使用对比谈(一)[J];日语知识;1998年09期

8 陈端端;现代中、日、英标准语人称代词使用对比谈(三)[J];日语知识;1998年11期

9 许建平;英语人称代词的翻译问题[J];大学英语;1999年09期

10 杨烈雄;文言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问题探讨[J];惠州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彦诚;;红丰仡佬语的人称代词系统[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王治敏;李芸;俞士汶;;人称代词和名词的组合搭配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侯小丽;;三原话人称代词的数与格[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周国炎;;布依语人称代词中几种特殊的称代方式[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5 王义娜;;人称代词移指现象的主观性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杨杰;;俄语人名称谓形式与人称代词ты/вы用法[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杜玲珍;;浅谈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工作[A];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与全国图书馆部室主任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肖放亮;;南昌县(塘南)方言的人称代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臧翰芬;韦向峰;张全;;基于语义结构平行的汉语人称代词消解[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波;;探究教学:老师,你不是我的唯一[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永胜;浅谈朔城区的人称代词“Sl”[N];朔州日报;2009年

2 起金英;浅谈新世纪教师的角色特征[N];楚雄日报(汉);2005年

3 王淑清;教你怎样当好处长[N];中国人事报;2004年

4 朱和;如何识别儿童孤独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李全彩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的教、学、做 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助人过程[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黄懿陆;安阳殷墟出土易卦卜甲上的重卦符号解读[N];云南政协报;2006年

7 李卫卫;陕汽:德赢天下[N];现代物流报;2007年

8 武警总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 王树增;努力努力再努力[N];解放军报;2002年

9 京中;2004十大新锐品牌[N];消费日报;2005年

10 石如清;一简对多繁的字不能改回去[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贾娇燕;《醒世姻缘传》社会称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金顺吉;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彭晓辉;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温振兴;《祖堂集》助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钱琴;指涉理论与俄语中的指涉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孙衍峰;越语人际称谓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王智强;汉语指代消解及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晶;英汉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贾英敏;官话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顾海锋;布什演讲中人称代词的借代用法[D];苏州大学;2005年

4 胡伟;秦简人称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琳;说普通话儿童比说英语儿童的人称代词习得更早更好吗?[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武青春;越汉人称代词语用功能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沈晓敏;《新编五代史平话》人称代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陈建君;英汉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罗海燕;海南闽语人称代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晓红;由《聊斋俚曲》看淄川方言人称代词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69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69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0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