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语”体系统初探
本文选题:国语 + 先秦 ; 参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摘要】:先秦"语"体系统形成主要是瞽、史讲史,"治国之善语","教诫之语","嘉言善语",讲学之"语","庶人传语"等。"语"体形态主要有《尚书》、《论语》、《短语》、《训语》、《事语》、《语丛》等。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language" system in the pre-Qin period was mainly blind, history, good languag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admonition, language of praise and kindness, language of lecture, communication of common people and so on. " The stylistic forms of language mainly include Shangshu, Analects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phrase >, training language, matter language, language Cluster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H1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陈丕武;;论王僧孺的丽逸诗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宋丁羿;;史料利用与儒家《春秋》学的形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4 方松;;《论语》的判断句[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秦开凤;;论黄帝祭祀的政治文化功能——以现存公祭黄帝陵之祭文为分析基础[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李明;;《棇之战》词语教学札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7 李昌礼;;试论《九歌》“托以讽谏”的思想内涵[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杨辉;;先秦礼教与乐教之关系及地位变迁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张强;道德伦理的政治化与秦汉统治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葛晓音;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华;;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廖名春;;《左传》、《国语》易筮言“八”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张立文;;精神强力论[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C];2007年
4 沈鸿;;《大雅》、《周颂》不载尧、舜传说考论——兼谈周文化与夏文化的亲缘关系[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5 韦春喜;张影;;歌诗·赋诗·引诗·说诗——先秦时期《诗经》接受观念的演变[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七辑)——第八届 《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刊之二[C];2008年
6 黄震云;;吕祖谦《读诗记》与续《读诗记》的诗经学成就[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八辑)[C];2010年
7 葛志毅;;释炎帝神农氏[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8 张瑜;;试论汉代“元会仪”中所体现的音乐政治论思想[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赛;;郑声三问——兼论先秦音乐文化交流[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侯文学;;情:屈原创作的重要基点和表现对象——从楚地音乐和出土文献审视屈原的作品[A];中国楚辞学(第十四辑)——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海涛;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崔朝辅;《易纬》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榞莉丹;《考工记》兵器疏婭[D];复旦大学;2011年
7 邬可晶;《孔子家语》成书时代和性质问题的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黄芳;先秦汉语量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朱思红;秦水资源利用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赫飞;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太子监国制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鸿源;董仲舒夭之诸义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鑫;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所诠释的和合精神[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崔蓬克;“礼”和“礼”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全义;《臣辰v伞访难芯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凌;法由道生—韩非的道法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战睿;《高僧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斌妮;刘向《说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清虎;宋代笔记小说中的魅信仰[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子胜!甘肃;国语的污染与净化[J];秘书之友;1996年05期
2 塔依尔江;浅谈国语和世界共同语[J];语言与翻译;1991年01期
3 仇志群;台湾推行国语的历史和现状[J];台湾研究;1994年04期
4 坂田;日本中国语学会召开第37次全国大会[J];汉语学习;1987年06期
5 罗常培 ,群一;云南之语言[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6 Xiao Jin;日本中国语学会第四十届全国大会在京都召开[J];汉语学习;1991年01期
7 李素琴;先秦同义词“舟、船”辨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仇志群;台湾五十年来语文规范化述略[J];语文建设;1996年09期
9 张黎;日本国中国语学会第39届全国大会召开[J];汉语学习;1989年06期
10 万星;谈台湾国语词汇与普通话的一些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荣松;;论汉语方言词进入普通话(国语)的过程——以台湾国语新词为例[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2 i幈居⑿,
本文编号:1830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3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