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藏传统翻译不可译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7 07:02

  本文选题:汉藏传统翻译 + 不可译 ; 参考:《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摘要】:由于语言、宗教、历史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原因,翻译存在一定的不可译性,汉、藏语传统翻译思想中也都有不少有关不可译现象的论述。文章立足不可译的内涵界定与原因探析,梳理了汉藏文化中不可译思想的历史脉络,并对两者间的异同从文化差异、产生机制、实施场所、系统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Abstract]:Due to the reasons of language, religion, history and social culture, translation is untranslatable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re are many expositions about untranslatable phenomena in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oughts of Chinese and Tibetan.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untranslatable connot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this paper comb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untranslatable thought in Chinese and Tibetan culture,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difference, producing mechanism, place of implementation, syste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西藏大学教务处;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基金】: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汉藏传统翻译思想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JC740029
【分类号】:H2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子满;翻译的禁忌与多元——罗宾逊的《翻译与禁忌》评介[J];外语研究;2004年04期

2 刘壮;江智利;;《宋高僧传·译经篇》所涉译学问题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信;;商业广告中押韵、反复修辞及其翻译[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杨洋;从《洛丽塔》到《一树梨花压海棠》——初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张苇;;从社会符号学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卞仁海;古代语讳和文史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5 王彦坤;略论敬讳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成昭伟;白彬;;功能目的论与实用翻译教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许曦明;;《雪夜林边逗留》汉译的审美重塑[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傅晓霞;林本椿;;从“忠实”标准到叛逆性创造——论译者主体地位之“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肖维青;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J];外语研究;2005年04期

10 罗琼,陈琳;试论“译者”的主体性[J];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帆;;描写?规定?——译学词典的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巍;译学辞典的原型及评价系统[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杨雪;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费玉英;小宝西游[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赵冬梅;五四时期的翻译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启武;中古方书整理中误校误注之语文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任鹤田;近代江苏政区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3 郑冰寒;冗余信息与英文汉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红英;《围城》文化负载词(词组)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5年

5 唐心洁;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袁红艳;创造性叛逆与最佳关联[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长昱;文化空缺及其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洁;译者的翻译审美心理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毛晔;文学翻译与关联[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静;译者的语言态度与翻译策略[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建军;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评《废都》[J];南方文坛;2003年03期

2 司显柱;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4期

3 杨仁敬;美国黑人文学的新突破——评艾丽丝·沃克的《紫色》[J];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01期

4 白爱宏;超越二元对立 走向多元共生——中国译学建设的一点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12期

5 陈吉德;目前中国先锋戏剧文本的实验性[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孙致礼;翻译与叛逆[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7 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中国翻译;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小飞;论翻译中的语言功能、文化介入与不可译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杨渊艺;王翡;;对翻译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3 徐丹;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再探[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4 宫经理;前景化理论与翻译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徐立新;;试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何妍;;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个语言学的视角[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段红鹰;关于文学语言不可译性的重新讨论[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陈伟莲;试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李锦琴;冯文坤;;从洪堡特的语言观看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S1期

10 熊亭玉;;试谈可译和不可译[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明栋;;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周玲;;理解对译者意味着什么[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3 张旭;;跨越边界与话语反思——试论希理斯·米勒的解构主义翻译观[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刚琴;由否定性到不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莎丽塔娜提.阿不都热依木;汉维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及其补充手段[D];新疆大学;2011年

2 崔瑞娟;论中医术语的不可译性及其转化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晓辉;论不可译性及其语言功能观[D];广西大学;2003年

4 刘敏;灰色系统理论在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5 高芸;不可译性及其转化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綦天柱;古典汉诗的可译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邓璐璐;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探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8 宋瑜;[D];浙江大学;2003年

9 张辂;翻译可译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陶敏;从语言功能角度看唐诗的可译与不可译[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5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55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