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结构形式与儒家美学观
本文选题:汉字形体 + 结构形式 ; 参考:《小说评论》2013年S2期
【摘要】:正从古代到现代,中国有很多学说,但是被称为"传统"学说的,一般是指儒家和道家,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国文化与民族性格,对中国的古典美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儒家,"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家外,要推庄子为代表的道家。"①
[Abstract]:From ancient times to modern times, there are many theories in China, but what is called "tradition" theory generally refers to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hich occupies a very prominent pos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not only affect Chinese culture and national character, but also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We should push Zhuangzi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aoism. "
【作者单位】: 梧州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H122;B222;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贤伦;;试论书写对汉字形体演变的影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5年04期
2 云孙;;论汉字的说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3 杨建淼;;汉字形体中的婚俗文化[J];华夏文化;2007年02期
4 龚斌安;袁和平;;论汉字形体与我国古代妇女地位的变化[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5 褚木兰;论汉字形体的视觉效果[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6 邱志玲;;汉字构形与汉字文化学框架内的汉字阐释[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7 张志荣;;汉字形体中所蕴涵的古代法律文化信息[J];语文学刊;2007年09期
8 吴本清;汉字形体的审美特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9 李运富;汉字形体的演变与整理规范[J];语文建设;1997年03期
10 吴方敏;用笔殊异 各显风流——试论软笔字与硬笔字的区别[J];阅读与写作;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宝锋;;辜鸿铭翻译活动的多元系统阐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吴文文;;汉碑中一些异体字所反映出来的两类汉字形体演变规律——以《隶韵》为材料[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杨昆;;宋代文化对汉字发展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吉雅;;探析“一A一B”式四字语型[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邹琼;;移就的语言结构形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林志漧;;《大学》“格物”读为“观物”说——“格物”本义钩沈之三[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7 周有光;;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探索[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曹石珠;;王希杰对汉字修辞的探索[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廖以厚;黄建荣;;清代《说文》研究的开山之作——王夫之《说文广义》述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鸣;;汉字分解组合的表象操作与字形学习的关系[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篆隶研究的标志性成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 马庆株;简体字古已有之[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钱诚;保持汉字形体稳定 尊重民族文化心理[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吴利琴;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反思[N];光明日报;2006年
5 越南河内大学中文系教师 中央民族大学留学生 阮氏芳簪;汉语言文字在越南的传播[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施保国;构建古代汉字的广义谱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卫炜;浅论《说文解字》的意义与局限[N];中国社会报;2008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 王宁;从汉字改革史看“简繁之争”[N];北京日报;2009年
9 林发彦;集大成的成语辞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于峻嵘;古文字研究与构形关注[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解植永;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闻静;汉藏语系“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魏红;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雪明;制衡·融合·阻抗[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娜;曾国藩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2 鞠明;儒家思想与汉语礼貌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吴慧;汉字形体结构与辩证思维[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晓文;讹字考论[D];复旦大学;2010年
5 全丹丹;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连用的多角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云霞;《说文解字》与古代医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芬芳;两汉训诂与儒学之互促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谢娟;《说文解字》与古代手工业[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清华;郭璞《尔雅注》双音词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10 白琬琳;《说文解字》中的法律词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76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7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