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书面语的晚清报刊白话文
本文选题:晚清 + 白话文 ; 参考:《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摘要】:作为现代白话文的前身,晚清白话文值得重视。尤其是二百多种白话报刊,在晚清启蒙思潮中,已然成为对社会大众最具影响力的白话读物。经由文言/白话、官话/其他方言、官话/模拟官话的抽样报刊文本比对,可以发现,由于方言的局限性,希望以官话统一全国白话文的努力于是成为晚清白话文的主流。不过,官话更接近日常口语,无法容纳新名词;同时,官话也仍然是一种方言,其中一些地域性的词汇并不具备通行全国的质素。因此,现代白话文还需从夹杂大量新名词的梁启超的"新文体"中有所借鉴,而从晚清的官话到日后的普通话书写,也需要经过词汇的选择和提炼。
[Abstract]:As the predecessor of modern vernacular, the late Qing vernacular is worthy of attention. Especially more than 200 vernacular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have become the most influential vernacular reading materi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y comparing the sample newspaper texts of classical Chinese / vernacular, Mandarin / other dialects, Mandarin / simulated Mandarin, it can be found that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dialect, it is hoped that the effort to unify the national vernacular with Mandarin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vernacular writ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owever, Mandarin is closer to everyday spoken English and cannot accommodate new nouns. Meanwhile, Mandarin is still a dialect, some of which are not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Therefore, the modern vernacular language still needs to learn from the "new style" of Liang Qichao, which is mix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new nouns, and from the official dialec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later Putonghua writing,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elect and refine the vocabular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0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振华;;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道德教化[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褚半农;;亦谈《醒梦骈言》与吴方言——兼论蒲松龄不可能是该书作者[J];蒲松龄研究;2010年03期
3 吴春梅,王邦翠;立宪派与清廷决裂时间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汤奇学,龚来国;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王康;;舆论传播与五四学生运动——以五四时期《京报》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方国武;;试析晚清文化传播的两种模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徐时仪;;汉语惯用语“掉枪花”与“混腔水”考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昭君;儒学与梁启超文化思想的演进[J];安徽史学;2001年01期
9 程kW,姜继为;知识分子参政模式的重塑——梁启超对民初知识分子参政影响管窥[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10 刘劲松;第一届国会选举再论[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2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黄升任;张谦;;论黄遵宪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杨齐福;;清末民初新教育发展缺失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7 程郁;张和声;;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蓄妾恶俗的态度及其影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杨小辉;;觉醒与呐喊——20世纪初新知识阶层的“中等社会”论说[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郑海麟;;黄遵楷与戊戌变法之关系[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10 沈寂;;庚子勤王理念新探[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荣超;20世纪初政论报刊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彭雷霆;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训华;清末浙江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D];上海大学;2010年
6 柴松霞;出洋考察团与清末立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汤洪庆;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D];浙江大学;2009年
8 胡丽娟;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D];浙江大学;2009年
9 吕春枝;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河北大学;2008年
10 赵中亚;《格致汇编》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丽;“二拍”称谓语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9年
2 刘疆辉;启蒙、公民(国民)塑造与“公共空间”之构建[D];宁波大学;2009年
3 汪少波;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理性民族主义探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马诗书;梁启超与乾嘉学派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敬敬;黄群宪政实践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7 屠艳;梁启超新史学视野中的异域史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8 罗业永;刍议《山歌》中的明清吴语副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双钰;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舒畅;论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思骐,龙吟,小夫子;师者说[J];当代学生;2003年18期
2 张大文;;归纳一义多字[J];当代学生;2005年24期
3 宋保惠;关于初中文言文几个词语的注释[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4 张树铮;电视广告里的方言[J];语文建设;1990年05期
5 李娟;;浅析“孩”在文言文中的意义[J];学语文;2006年01期
6 傅树勤;“椎”辨[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12期
7 杜常善;文言文教育目的简论─—兼论“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问题[J];汉字文化;1995年02期
8 陆胜男;;读对·读通·读好——文言文“读”字诀[J];中文自修;1996年01期
9 启功;有关文言文中的一些现象、困难和设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10 周玉清;谈文言文中的“借代”[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雅玲;;方言区(香港)普通话教材编写原则初探[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汪平;;正确处理方言与普通话关系刍议[A];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白云;;方言区人普通话声调的学习——以广西桂北平话区人为例[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汀水;;也谈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变化[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吴宁锋;;对闽方言区PSC中“二乙”特征的分析和思考[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邱尚仁;;方言特殊语汇的文化价值——南城方言特殊语汇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高黎平;;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朋朋;;应该从根本上转变中文教学的理念[A];识字教育科学化论文集粹——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文献之一[C];2006年
9 朱双一;;闽南方言在台湾文学中的应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周俊R,
本文编号:1881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8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