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预设的主体间性

发布时间:2018-05-16 12:01

  本文选题:预设 + 主体间性 ; 参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巴赫金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体间性的对话主义关系,认为对话具有普遍性,存在于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预设作为社会交际语言中的一部分,也存在着对话关系。预设的本质是一种基于主体间性对话互动的认知交际。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分属于不同的交际主体。语义预设的领有主体为说话人;语用预设的领有主体为交际双方。语义预设基于说话人与自身认知域中形成的知识范畴(现实世界、想象世界和特设世界)进行的主体内部对话互动;语用预设基于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主体间性对话互动。
[Abstract]:Bakhtin puts forward a kind of dialogist relationship based on inter-subjectivity, which holds that dialogue is universal and exists within and between subjects. As a part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presupposition also has a dialogue relationship. The essence of presupposition is a kind of cognitiv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intersubjective dialogue and interaction.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belong to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subjects. The subject of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is the speaker and the subject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s the communicative party.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is based on the internal dialogu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knowledge category (real world, imagination world and ad hoc world) formed by the speaker and his own cognitive domai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s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dialogue between the addressee and the speaker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8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分类号】:H0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群胜,沈训娇;英汉翻译中的语义与语势[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沈训姣;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傅竹珩;;会话含意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陈圣白;;英汉习语的语用对比与语用等效翻译[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张素月;;英语习语的功能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朱鸥;;语用学与大学英语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林文慧;;语用失误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范琼;;浅析中介语的语用失误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唐咏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田学军;意义推导模式评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邓晓芒;鲁迅精神与新批判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2 沈华柱;巴赫金语言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对传统语言哲学的批判[J];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李曙光;;巴赫金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柳;翻译“间性文化”论[J];中国翻译;2005年03期

2 周迎;浅谈主体间性在网络文学中的表征[J];台声.新视角;2005年01期

3 崔平;消解“主体间性”难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黄鸣奋;虚拟主体:间性、艺术与哲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高秉江;;中西哲学与文化的主体间性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6 王才勇;;文化间性问题论要[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徐代云;;浅谈哲学的主体间性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旷剑敏;;语言主体间性及其发展的价值理想[J];求索;2007年04期

9 王永章;;主体性哲学的批判与超越——从笛卡儿的“我思”到马克思的主体间性理论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简圣宇;;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将;周宁;;当代心理学的主体间性转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成龙;;李大钊主体间性思想探析[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5 倪睿;李养龙;;从主体间性谈《沉没之鱼》之译写[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樊婷婷;;进入主体间性——图书馆服务人员与读者[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易鹏;;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8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王为华;;文化间性与和谐世界[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培德;;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视角反思发展话语——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2005年

2 肖建华;主体间性美学与和谐社会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7年

3 冯宪光;“间性”的发现[N];文艺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周西苹;WTO挑战哲学[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副教授 彭海青;刑事调解应当树立三个观念[N];检察日报;2008年

6 淮阴工学院 江应中邋 ;主体间性:幸福感的价值观[N];光明日报;2008年

7 龚浩群;探寻文化间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王凤才;哪里有蔑视,哪里就有反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 徐济民;怎样预防夜间性心绞痛发作[N];家庭医生报;2004年

10 刘悦笛;当代全球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尹航;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D];山东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纪蓉琴;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锁;介入中的主体间性[D];山东大学;2010年

2 吴芳;试论文学主体间性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孟香云;师幼交往的主体间性特点及实现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科;论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7 琚红;主体间性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8 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宪俊;教育主体间性:意义及彰显[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唐新发;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96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96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4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