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艾克语文学方法论诠释学述要
本文选题:西方诠释学 + 语文学 ; 参考:《哲学动态》2011年10期
【摘要】:正奥古斯特.伯艾克(August B銉ckh,1785-1867)是少数几个能够与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相提并论的近代诠释学家之一。伯艾克以其《语文科学的百科全书和方法论》一书中坚守和拓展着西方诠释学发展的语文学方法论路向,奠定了自己在西方近代诠释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Abstract]:Schleiermacher (August B CKH, 1785-1867) is one of the few modern interprets that can be compared with Schleiermacher and dilit, and he established himself in the west by adhering to and expanding the methodolo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Hermeneutics in his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science" and "methodology >".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hermeneutic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耶拿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H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嘉璐;;训诂学与经学、文化(四)[J];文史知识;2010年03期
2 刘皓明;从好言到好智[J];读书;2004年04期
3 刘淼;当代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J];语文建设;2005年03期
4 ;上海语文学会集会庆祝成立50周年并选出新一届领导[J];修辞学习;2007年01期
5 致韫;让朗读“全民总动员”[J];考试(自考版);2005年09期
6 张国功;关于汉语语文学特点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7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4年总目录[J];语文学刊;2004年12期
8 雷明珍;外语文学与外语学习[J];红河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吕叔湘;《语文学习新论》序[J];语文研究;1996年04期
10 吴德升;现代语文学中的“消极修辞”[J];修辞学习;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梅;;《语言观与方法论》课程笔记摘要[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申小龙;;人类语言研究语文学时期的历史意义[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3 郭秀珍;;两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郑定欧;;方法论的呼唤[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晗蕾;;修辞学研究的进一步科学化——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7 李晗蕾;;修辞学研究的进一步科学化——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8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昕竹;陈志俊;;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霍跃红;;回归翻译伦理:译者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欣;一大学教师质疑惯常注释[N];科学时报;2003年
2 尚新;汉语研究应以“字”为本[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胡芳;蒙古语言传承堪忧 加强保护势在必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4 钱亦蕉;保护上海文化基因[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易经;试论翻译学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言胜;《通雅》语文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2 冯文贺;基于语病评判的语言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范海祥;实践阐释学视域下文本阐释的客观性对翻译的指导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光银;试论译者隐身和显形的原因[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娜;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普片多;现代语言学角度论藏文文法中的格的分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陈冰;礼貌策略与性别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董珍珍;同声传译中的准备活动和工作记忆[D];厦门大学;2008年
9 丛蕊;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翻译思想的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张迎春;《孟子字义疏证》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99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9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