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出版活动
本文选题:美国新教 + 传教士 ; 参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翻译和出版书籍,是美国新教传教士在华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近代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接触、比较与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的成果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手段,并加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但任何一种历史现象,都有其两面性。除了正确评价西方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我们还要对其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价。
[Abstract]: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books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activity of American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 These activities provided certain material means for modern Chinese to "open their eyes to see the world", contact, compare and absorb the achievements of western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speeded up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But any historical phenomenon has two sides. Besides correctly evaluating the positive effect of western missionaries' cultural activities in China, we should mak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its negative effects.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09YJC740068)
【分类号】:H059;K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2 张登德;《富国须知》与《富国策》关系考述[J];安徽史学;2005年02期
3 叶德明;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教育思想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佟洵;基督教新教在北京的传播及其演进历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陈洪捷;取士:科举制度的观念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7 佟洵;缸瓦市教堂与老舍先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郭德侠;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近代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卫明;;晚清国际法研究回顾与前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赵入坤;;近代中国教会学校评价问题的再认识[J];东方论坛;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程郁;张和声;;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蓄妾恶俗的态度及其影响[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张西平;;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简述——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始发;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韩秀桃;变革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邓城锋;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颖;基督拯救中国?——伦敦会传教士麦嘉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夏泉;明清粤港澳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1552-1911)[D];暨南大学;2003年
9 严亚明;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素青;美国传教士与中国女子教育[D];暨南大学;2000年
2 陈s,
本文编号:1935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3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