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阐释学理论和现象学意向性原则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启示
本文选题:翻译 + 阐释学 ; 参考:《外国语文》2011年03期
【摘要】: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互动活动,词义的翻译又是翻译之根本。阐释学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科学。现象学意向性原则认为,意向对象存在于知觉方式中。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文学翻译作品存在于译者的知觉方式中,翻译过程中一定会激发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发挥。
[Abstract]:Translation is the re-creation of art and the interactive activit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e translation of word mean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Hermeneutics is a science of meaning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Phenomenological intentionality principle holds that the object of intention exists in the mode of perception. Translator is the most active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works exist in the translator's perceptual mod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e initiative will be stimulated and creative exertion will be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湖南警察学院;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雁飞;;社会历史因素对社交称谓翻译的制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龚艳;;女性主义翻译的历史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3 耿秀萍;;跨文化交流与亲属称谓语的翻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4 刘映珊;;从系统语法看《天演论》的翻译[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5 王桂芝;;语言的历史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6 陈谊;;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地化翻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国兵;;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8 陈秀;聂晓霞;;翻译与权力——以布迪厄语言观为视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史传龙;;目的论与商标文化翻译[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10 杨仕章;;论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过滤[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芳;;论译者的主体性-从阐释学角度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芦笛;;从斯坦纳的阐释学角度看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轩治峰;;具象-抽象-具象:翻译的一个心理路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傅惠生;;《翻译学导论》框架思考与设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恩冕;;应当重视翻译史的教学与研究[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9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北大学 陈汉良 陈国庆;五四时期翻译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传播[N];光明日报;2010年
2 唐瑾;跨越三千年的翻译通史[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赵宗禧;北京老字号全球征集中餐译名[N];西部时报;2007年
4 唐瑾;《中国翻译通史》演绎翻译三千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姜秋霞;翻译学:科学与艺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2年
6 张绪山 王明毅 张强;翻译事业的百年历程与目前现状[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沈则瑾;世界翻译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N];经济日报;2008年
8 钱志富;翻译的功用[N];文艺报;2007年
9 彭德倩;世界翻译大会在沪开幕[N];解放日报;2008年
10 许钧邋朱玉彬;我国翻译史研究的新进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清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朱一凡;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4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傅昌萍;模糊化思维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熊兵娇;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骆贤凤;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献珑;译学范式转换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郭琳;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维;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翻译[D];广西大学;2008年
2 白瑞;从阐释学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芳;从阐释学角度看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陆丽英;阐释学观照下的译者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易嘉静;从阐释学角度看“信达雅”翻译标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斯笛;从伽达默尔的前见理论看文学翻译中的误读[D];中南大学;2008年
7 邵华;阐释学关照下译者主体性的适度扩展[D];西北大学;2008年
8 王东升;译者主体性的阐释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萌;阐释学观照下的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林晓萍;论翻译的文化桥梁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75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7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