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可不是”的语篇功能及词汇化

发布时间:2018-06-04 15:20

  本文选题:“可不是” + 语篇功能 ; 参考:《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2期


【摘要】:现代汉语中的习用语"可不是",从分布和功能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个:一是应答语,记为"可不是1";二是篇章连接成分,记为"可不是2"。"可不是1"有赞同、确认、知晓、应酬、转换话题、信道等六种功能;"可不是2"有强化肯定、提醒注意、语段连接等三种功能。文章还探讨了"可不是"的词汇化过程,并指出为何没有彻底发展到"可不"的原因。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there are two main idioms in modern Chinese: one is the responder, which is not 1, and the other is the textual link, which is not 2. " It is not "1" has six functions, such as approval, confirmation, knowledge, social reception, topic change, channel, etc. "not 2" has three func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affirmation, reminding attention, and segment linking.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lexicalization process of "may not", and points out the reasons why it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developed to "can not".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08JA740042)“汉语短语语义语用研究”的一部分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储泽祥;程书秋;;制约“想NV”格式成立的若干因素——兼谈与其相关格式“想VN”的比较[J];汉语学习;2008年01期

2 郭锐;;“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3 于宝娟;;论话语标记语“这不”、“可不”[J];修辞学习;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婷婷;现代汉语“吗”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张红欣;;疑问句系统的疑问程度与语用功能的关系之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张国微;;山西榆次方言“可”的几种特殊语义功能[J];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孙利萍;;答语标记“可不是”的词汇化及其形成机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丁雪欢;;初中级留学生是非问的分布特征与发展过程[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3期

6 张静;浅谈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么”[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齐春红;;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彭小川;张秀琴;;粤语阳江话是非问句句末的“麽”、“呢”连用[J];中国语文;2008年01期

9 彭小川;;关于是非问句的几点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6期

10 朱晓亚;;否定型语调是非问的答句[J];语言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书秋;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优先序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美妍;先秦两汉特指式反问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郑娟曼;现代汉语贬抑性习语构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冿建光;b0W P呈牢膕{姙l#奮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斐;中日概言表现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杨爽;汉语会话过程中的反驳现象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刘逸云;对汉语答语中答非所问现象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刘永峰;“是 好 对 行+语气词”的话语功能[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韩巍;汉语问答中是非问句的间接答语系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赵倩倩;基于原型的语气副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苗丽;推论性话语标记“你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莉佳;语气词“哈”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眉;韩国学习者汉语疑问句系统的习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盛译元;现代汉语语气词A的用法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荣;“,

本文编号:1977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977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