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话语与交际策略
本文选题:二语习得 + 话语 ; 参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的许多研究成果和理论层出不穷且颇具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对外语学习者话语和交际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多数研究侧重于认知理论和心智主义,对话语和交际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文章认为,二语习得研究更需要的是对其自身理论、方法和基本概念的批判性讨论,而不是简单的理论选取,并从话语、交际以及交际策略的概念入手,对目前广为大家接受的一些概念以及相关研究进行评述性的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寻求话语与交际策略的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Abstract]:Since 1990 s, many researches and theori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ave been emerging and influential. However, on the whole,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is relatively weak. Most of the studies focus on cognitive theory and mentalism, and lack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related disciplin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quires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its own theories, methods and basic concepts, rather than a simple theoretical selection, starting with the concepts of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In this paper, some widely accepted concepts and related studie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implications of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re explored.
【作者单位】: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海虹!214062;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2 王艳;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策略能力[J];外语界;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光,李东;策略指导与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学的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7期
2 尹捷;大量重复性朗读对提高成人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作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姚宏晖;小组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艳莲;邵建强;赵玉荣;童秀英;陈晓枫;;实施交际策略训练 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周可欣;盛敏;韩少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艾治琼,雷芳;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1期
8 王艳;;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程度和性格差异对交际策略选择的交互影响——对交际策略使用的实证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4期
9 黄晓燕;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及其克服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10 邱小轻;运用交际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传芳;;从话语运用和交际策略谈口语交际能力——BEC交际口语测试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春燕;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玉秋;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课交际策略教学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柳青;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性别范畴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李雅梅;泰国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燕;学习策略与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5 郝美玲;交际策略在交际能力中的作用[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6 何冰艳;交际策略与第二语言习得[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7 周霞;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行为生成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8 张国华;素质教育下交际性英语测试的基本模式和实施方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艺;英文商务信函写作中You-Attitude的语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吴春容;交际策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敬源,佘名叔;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可行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1期
2 刘海量,于万锁;交际能力与口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琪;;Krashen二语习得假说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2期
2 张文国;;频次分析与二语习得[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0期
3 莫欣妮;;浅论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二语习得[J];考试周刊;2009年18期
4 陈清;;论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7年05期
5 王慧莉;刘坤;;从二语习得研究层面探究外语教学规律——《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评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6 单园园;;整体语言教学理念与二语习得理论[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3期
7 徐海铭;;二语习得研究的九大主流理论和研究走向——《二语习得理论》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8 雷炎炎;韦秋杰;;二语习得理论对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9 尹洪山,杨连瑞;中介语表征中的普遍语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10 杨慧琴;;《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简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齐林;;《最后一次的演讲》的话语衔接规律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何刚;;话语的文化动力学[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刘春卉;;从社会发展变迁看话语潜义显化的制约因素[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4 施旭;;构建东方话语研究的新范式(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连锦添;两岸文通:你的话语我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赵启正;通过翻译准确传播“国家关键话语”[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宏军;基于双向优选论的多维视角话语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石磊;基于拟剧论视角的法庭冲突话语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夏翠君;脱水之鱼—民工子弟学校话语中的边缘文化现象[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叶文婷;汉语语用歧义的产生状况[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丹;中英文指称的对比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伟薇;抗争与弥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简耀;中西方诚信观在言语中的镜像折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梦骄;中美传媒体育偶像塑造话语中的态度资源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郭初建;“VO就VO”格式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夏冰;语用学视角下男女非真实性话语使用差异[D];江南大学;2010年
10 耿伶霞;庭审中律师话语与礼貌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08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0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