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语言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7 13:00
本文选题:韩非子 + 语言本体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身为法家思想集大成者的韩非子是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其作品《韩非子》意义重大。此书因其重要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政治学价值而被后世学者所推崇。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这一学科角度出发,去探寻先秦诸子作品《韩非子》的现代精神。 第一部分讨论了《韩非子》一书中有关语言本体方面的一些内容,反映出韩非子对语言现象的细心观察和对语言功能、语言运用的些许总结。名实问题是先秦思想界非常流行的一个讨论话题,韩非子作为法家代表人物,也在书中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名实观——刑名参同。这一融入法家思想的名实理论,既具有语言学范畴的理论色彩,又展现出更多的实用性,可以说是极具功利色彩的名实观。事物命名问题,与名实问题有交叉却又有所不同。韩非子认为“令名自命,令事自定”是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正确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分析,从中看出人类认识事物的一些规律。另外,他还提到了对文字起源的看法,并区分了“书”和“言”,对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区别也有清晰的认识。更为难得的是,在书中的寓言故事中,竟然存在着“语言”“言语”辨明问题的萌芽。 第二部分讨论了《韩非子》中的言语交际观。《韩非子》是由后人编辑整理而成的,其中大部分文字却是韩非本人的言论,《韩非子》作为韩非个人思想的文字反映,书中很多以“臣”自称的篇目,都是作者韩非向难以见面的君王表达内心思想的文字,可以作为语言范畴来研究。这其实可以看作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一种变式,言语发出者就是韩非本人,而韩非进谏的对象即君王就是言语接收者。另外,书中还有很多明确了言语交际双方的人物对话。以这些语言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我们从中总结出不少言语交际双方的特点,也获得了一些如何促使言语交际成功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部分讨论了《韩非子》中的修辞学思想。天生口吃不善言辞的韩非子,文笔功力非常出色。虽然未能得到韩王的赏识,却意外地被秦王大加赞赏。他善于使用比喻、比拟、引用、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来串联文字材料。这些辞格可以让语言材料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更为紧密地结合,增强说服力,提高表达成功的几率,同时又从形式上表现出句式丰富、词语鲜活、格式整齐等特点,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另外,《韩非子》一书的语体特点和语言风格也颇有研究价值。书中五十五篇文段的语体特征不尽相同,展示的语言风格也随之多样丰富。这些特定内容和丰富形式组合而成的《韩非子》,整体上给人凌厉、峭拔之感,让我们领略到韩非文字的恢宏气势和独特魅力。 本文试图从现代语言学视角出发,通过以上三个维度对《韩非子》一书中隐含的这些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重新阐释,希望这部历来被看作是政治思想典型载体的经典能够在今天散发出新的光彩,这既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致敬,也是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探索和反思。
[Abstract]:Han Fei Zi , wh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kers in the period of Qin Dynasty ,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ker in Pre - Qin Period . His works are highly valued by scholars of later generations because of its important literary value , historical value and political value . In this paper , we try to explore the modern spirit of Han Fei Zi ' s works in the early Qin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
In the first part , the author discusses some contents of the language body in Han Fei Zi ' s book , which reflects the careful observ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language and the summarization of language function and language .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communicative view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Han Fei Zi . Most of them are Han Fei ' s remarks . Most of them are Han Fei ' s speech . Many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book are Han Fei ' s personal thought .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rhetoric thoughts of Han Fei Zi . It is very good for Han Fei Zi , who is born with bad words . He is good at using metaphor , analogy , reference , dual , rejection and so on . He is good at using metaphor , analogy , reference , dual , rejection ratio and so on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linguistics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reinterpret the phenomenon of these languages , which is implicit in this book of Han Fei Zi , through the three dimensions above , and hopes that it is regarded as the classic carrier of political thought , which is a classic carrier of political thought . It is not only the inheritance and homage to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culture , but also the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research of modern linguistics .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挺;从语言逻辑看形名与刑名的承启关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李熙宗;关于语体的定义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訾其伦;;韩非的名实观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4 张长明,曾祥云;《公孙龙子·名实论》的现代解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葛晋荣;先秦“名实”概念的历史演变[J];江淮论坛;1990年05期
6 刘培育;韩非的形名逻辑思想[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7 韩宝育;;先秦时期语言学思想检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赵振铎;先秦诸子的语言观[J];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01期
9 韩东晖;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10 沈立岩;先秦语言观及其文学意义研究[J];文艺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炎峰;先秦名家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华;《左传》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付君;《韩非子》单音节反义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焦旭;《韩非子》句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官会云;《韩非子》名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31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3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