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高语境与汉语口语重意合语态的美学渊源

发布时间:2018-06-29 00:12

  本文选题:高语境 + 整体性 ; 参考:《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摘要】:汉民族处于强交际语境文化中,汉民族口语中的交际信息大多蕴涵在口语表达主体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情境中,或内化于其内心世界,高语境和汉民族语言重意合语态的形成演变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汉语"流水句"并不能说明汉民族语言属于单纯和低级语言;相反,汉民族在整体性思维和高语境文化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充满隐晦、跳跃与语空的高语境弹性编码模式,以及汉民族高语境交际中富于包蕴性的表达方式。汉语口语中"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蕴藉之美,应当在东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被进一步认识和发掘出来。
[Abstract]:The Han nationality is in the strong communicative context culture, the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spoken language of Han nationality is mostly contained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ituation outside the oral expression subject, or internalized in its inner world. High context an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parataxi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Chinese "flowing sentence" can not explain that the 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 belongs to simple and low-level language, on the contrary, the Han nationality has created its own unique high-context elastic coding mode full of obscurity, jump and language space in the whole thinking and high context culture. And Han nationality in high context communication rich in the way of expression. The beauty of the inexhaustible meaning in spoken Chinese should be further recognized and explored today when the culture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is highly integrated.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J09wc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寅;英汉语言宏观结构区别特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花萍;;为“汉字”重新定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戴俊霞;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再认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汤艳丽;;关于强化母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4 王丽;;论唐纳德·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的互文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国少华;;阿拉伯语被动语态的文化解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6期

6 薛其林,柳礼泉;融合中西的义理阐释方法——以民国学术研究为例[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7 殷相印;;人文主义精神与中国修辞学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齐惠荣,赵月娥;浅谈英汉互译中句型结构的转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陈刚;英汉语句型结构的差异及其对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10 李荣海,安玲;哲学的诗化征程[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邓联繁;;论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宜用禁止性规则[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邓时忠;;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思考[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谈文艳;;关于英汉对比下汉语语序的理据性和象似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任宏丽;;通过编写汉字中医文化图书普及中医药知识——浅谈中医药科普创作的创新[A];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真富;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D];上海大学;2010年

3 王雪梅;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申琰;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6 于龙;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春阳;白话文运动的危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芷;汉西附着现象的平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学;壮语语词视野中的农耕文化观念[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吴焕宝;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云萍;汉字“象”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春兰;中草药命名及文化内涵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刘京娟;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7 周旭;冯小刚喜剧电影幽默台词建构的语用策略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8 陈文荣;评价理论视域下英汉翻译书评评价资源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邓烨杏;论汉语主观性特点与其西式语法之间的矛盾[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张鑫;涉“牛”文化词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萍萍;;形合与意合在英汉句子中的表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秦俊香;;对21世纪重拍四大古典名著改编剧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0年01期

3 董敏;;从实践型社会符号观述评语类研究模式[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4 沈艳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体现整体性[J];江苏教育;2010年07期

5 徐蓓;;反思我与《牛津初中英语》新教材的成长历程[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0年02期

6 蒋侠;柴秀娟;;汉语流水句英译中的句式负迁移现象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1期

7 马绪光;;“形合”、“意合”与英汉翻译的句法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萍;;初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汉语口语非合作策略的使用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照日格图;;直觉的整体性建构和超越及其生理心理机制[J];学术交流;2010年01期

10 何山燕;;留学生汉语口语话轮转换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圣林;印大中;;浅析中医调养的内在机理[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2 杨牧之;;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具有新的本事[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3 崔林娜;;数字博物馆用户界面的视觉设计及意义[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4 陈敢;;新诗理论与批评的现代性——兼评杨四平的《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朗斯暖;王荣波;;长春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经营的理论初探[A];2010(第26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单德启;;创新是民族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灵魂[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7 金少萍;;本土知识与文化创新——以云南民族工艺文化为研究个案[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杜云良;;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杜宏代;马友利;;砌体填充墙裂缝成因分析及相应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赵雅楠;马鑫;;浅谈生态居住小区[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玉玲 李慧;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旧城改造要保护也要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2 邸永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再认识[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孙振华;古典雕塑不是无条件都好[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邸永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再认识[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记者 张玉玲 李慧;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旧城改造要保护也要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6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邓晓芒 本报记者 傅小平;消费时代与文学反思[N];文学报;2011年

7 记者 刘伶玲;辽宁将重点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8 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内蒙古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刘立峰;厘清体系作战的基本内涵[N];解放军报;2011年

10 何嘉杰;增强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战略素质[N];解放军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丽英(KATEMATU DUANGMANEE);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姜梅英;整体发展视阈中的以人为本[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陆振慧;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理雅各《尚书》译本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任永军;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及其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碧宇;汉语句子话题链的认定及其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臧红雨;非营利组织整体性治理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帆;论建构性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侯学勇;法律论证的融贯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Q,

本文编号:2079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79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9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