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韵〉反切今读手册》订误
本文选题:音韵学 + 《广韵》反切今读手册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广韵〉反切今读手册》是整理《广韵》反切今读的又一力作,对音韵教学与研究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为排校或者其他方面的缘故,书中存在着归韵失误、反切脱误、字形讹误、韵字失收等疏漏和错误,可据其他韵书校正,这对于读者正确阅读该书及该书的修订都有一定帮助。
[Abstract]:The book of reading "Guangyun" is another masterpiece in sorting out "Guangyun",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phonolog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 a result of scheduling or other reasons, there are errors in the book, such as rhyming errors, backcutting errors, font errors, rhyming errors, and so on. They can be corrected according to other rhyme books. This is helpful for readers to read the book correctly and to revise i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1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有国;;张裕钊对古代音韵学家的推崇和疑否[J];鄂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赵益;;“转读”试解[J];古典文献研究;2003年00期
3 牛淑娟;;管窥《方言》之时空观[J];华章;2011年13期
4 田君;;说文解“礼”[J];寻根;2011年04期
5 张芳;;中国传统语言学国际地位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6 袁世旭;王东海;;我国古代字典排检体例的演变研究[J];语文研究;2011年03期
7 李威;辛朝乾;;古合韵浅说[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8 申睿;;古代字书中的一朵奇葩——评中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陈会兵;蒋斌;;汉语史课程“汉语语音史”部分教学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10 刘琨;;谐声字与上古复声母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嘉瓒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2 ;鲁国尧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3 魏薇;;论韵图中入声韵与阴阳声韵相配的变化——兼论入声塞音韵尾的消失[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张平忠;;《韵镜》一系韵图齿音开合在《等子》一系韵图中的演变[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蔡丽华;;中古四等韵介音研究综述[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刘焕辉;;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词(代序)[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汪耀楠;;《汉语大字典》的通假字体例[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8 孙坤;;中国古代佛经译论中的对比语言学思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崔为;;逸韵余霞,斯人独秀——陈独秀《连语类编》及其他[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罗智光;;试论古无次清音[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柳霞;中国古代的“普通话”[N];光明日报;2006年
2 杨桂青;汉学让我们重新打量这个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王继如;“恪”字究竟怎么读[N];光明日报;2007年
4 任国征;连展、善连和碾转是同一食物?[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董琨;术语三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邢福义;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N];光明日报;2006年
7 徐世璇;新发现的语言和新语言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西夏绝学:注解世界上最难懂的古文字[N];社会科学报;2007年
9 仁乐水;搜罗全备的古汉语通假字工具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匡鹏飞;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语言研究[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洪华;宋代“小学”文献考略[D];山东大学;2008年
2 朱磊;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怀中;《经典释文》陆氏音系之声类声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泽顺;汉语音转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赛红;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文艳;沈宠绥音韵学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2 马莉丽;《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入声韵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武芳;马寿龄《说文段注撰要》通假字音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理红;江永古音学述评[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姜荣;丁惟汾音韵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许真真;徐复先生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杜冬梅;《中国音韵学研究·古音字类表》所用反切考[D];温州大学;2011年
8 郭书林;《西儒耳目资》异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张国华;宋代处观《绍兴重雕大藏音》音系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银淑;吉林省汪清县地区方言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1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09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