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新框架:语料库翻译学综述

发布时间:2018-07-20 21:23
【摘要】:在过去二十年中,语料库方法给翻译研究带来巨大影响,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翻译研究中范式的转变,从应用翻译研究、描写翻译研究以及理论翻译研究三方面,对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现状加以探讨,以期为翻译教学与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Abstract]:In the past two decades, corpus approach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radigm shif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hree aspects: 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福建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11)及(10CYY005)成果之一
【分类号】:H05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贺显斌;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明晰化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吴昂;黄立波;;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3 黄立波;王克非;;翻译普遍性研究反思[J];中国翻译;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江萍;带着镣铐的舞者——透视女性主义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2 张慧;语域理论在外交文体翻译中的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田湘映;宗教文本翻译的社会文化影响及其翻译理论之比较[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董莉,张群;浅谈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卢磊;;语料库语言学:后现代语言学的兴起[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邓飞;面向教学的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创建及其应用[J];惠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盛卓立;;电影片名翻译的交际翻译特性和翻译方法——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谈起[J];惠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张新民,杨国燕;从《尤利西斯》的语言特点看注释性翻译[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黄粉保;论音译的语用功能[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3期

10 陈智淦;从《水浒传》的“吃”字翻译谈起[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2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3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龚芬;论戏剧语言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巍;译学辞典的原型及评价系统[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祥玉;汉英句型翻译的认知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费玉英;小宝西游[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茹;英语长句的汉译[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龙_g;[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王勇智;译文的预设功能与翻译策略[D];外交学院;2003年

4 赵巍;文学翻译中的译者风格[D];广西大学;2003年

5 高雷;论汉诗英译的目的性视角[D];广西大学;2003年

6 朱明胜;跨文化交际中形象的保留[D];广西大学;2003年

7 黄丹;英文报刊新词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3年

8 陈玉萍;论中国翻译理论之重建原则[D];广西大学;2003年

9 蓝艳芳;中国企业翻译问题探讨[D];广西大学;2003年

10 龙风华;功能文体学与小说风格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英珍;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王建新;谈谈英国国家语料库的设计与内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3 胡显耀;用语料库研究翻译普遍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宣华;郭大勇;顾佩;;学分制下学生选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S1期

5 谢世坚;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张齐颜;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的不充分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2年03期

8 廖七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9 李赛红;解构英国国家语料库[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10 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龙文;宫齐;;回顾与展望:我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2000—2010)[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袁黎;;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视角概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3 才让草;;藏、汉、英委婉语的文化比较与翻译[J];民族翻译;2010年04期

4 张邱慧;;英汉隐喻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5 张婷;;翻译研究类型论[J];作家;2011年14期

6 刘明杨;;对比修辞学与翻译研究评述[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7 龚艳;;女性主义翻译的理论基础[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8 胡牧;;翻译研究:超越“文化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陈生梅;;中国学术翻译研究20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魏望东;;从佛经汉译看翻译对意识形态的消解、建构与维稳作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榕培;王晓娜;;“同义手段说”与跨文化交际——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说”给翻译研究的启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孙宁宁;;翻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黄忠廉;;翻译研究的“两个三角”——以翻译批评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宝林;崔希亮;任杰;;关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建设构想[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从益;彭正银;;走向翻译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研究[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剑;;当代翻译研究的显性与隐性转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映先;王平红;张小波;;优选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跨学科移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波;宗成庆;;前言[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永红;;翻译研究的女性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斌;;翻译中的语义三维[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2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盛玉麒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料库方法:语言学研究的范式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5 许钧;译可译 非常译[N];文汇报;2006年

6 林逸;百名译者、研究者与出版者倡议提高翻译质量[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世文;坚持正确导向 促进翻译繁荣[N];文艺报;2007年

8 王宁;翻译中的文化和文化研究中的翻译学转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贾婧;语音翻译:在第一时间读懂你[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许钧邋朱玉彬;我国翻译史研究的新进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3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范敏;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6 蔡平;文化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承丽;操纵与构建: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牧;译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德华;从语篇视点来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3年

2 庞靖;因特网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工具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王瑞虹;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及其汉语表达浅析[D];新疆大学;2009年

4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郐毅;翻译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培俭;从阐释学的角度论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轶男;论译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操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毛立京;试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D];山西大学;2006年

9 易嘉静;从阐释学角度看“信达雅”翻译标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宗;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礼貌等值[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34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34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f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