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庄子》语言观的产生及其对语言的态度、批评与使用

发布时间:2018-07-29 09:56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庄子》一书中的语言观,共分为四章,从语言观的特征、构成原因及其和语言艺术特色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庄子》语言观的产生及其对语言的态度、批评与使用”。 第一章论述《庄子》语言观的特征。本文将从书中的关键字入手,通过内部的字形考察、语段应用,以及外部其他文献对关键字的使用,将《庄子》一书中能够体现语言观的话语从书中析离出来,分析其基本特征,为全文确定明确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论述社会环境对《庄子》语言观形成的影响,以及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语言观的倾向。第一节联系庄子的生活环境,阐明当时诸子散文在语言使用上的相似性。第二节从庄子的社会身份以及成书年代出发,探究构成《庄子》语言观的社会层面。第三节论述名辩思潮如何加深庄子对语言的理解。第四节展示庄子对语言的总体态度。 第三章论述“道”对《庄子》语言观形成的影响,以内证法为主,从哲学层面上考察语言观的倾向。第一节揭示“道”的内涵如何形成庄子的语言悖论。第二节指出语言观与《庄子》哲学的统一,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指导。 第四章论述在语言观指导下形成的寓言、重言、卮言。第一节阐明“三言”的具体含义。第二节指出社会和自然两大主题的寓言与语言观的联系。第三节指出重言和语言观的联系及其所具有的层次性。第四节指出卮言和语言观的联系,以及卮言概念的外延在语言艺术特色的形成和辨别真伪篇目方面发挥的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linguistic views in Zhuangzi, which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views, the causes of language view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rtistic features and so 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views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language. Criticism and use.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Zhuangzi's view of language.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keywords in the book, through the internal glyph investigation, the paragraph application,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other literature to the keyword use, will "Zhuangzi" the discourse which can embody the language view from the book, will separate out from the book, Analyze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e a clear research object for the full text.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formation of Zhuangzi's linguistic view, and the tendency of linguistic view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first section relates Zhuangzi's living environment to expound the similarity of the use of language in the prose of Zhuangzi at that time. The second section probes into the social level of Zhuangzi's language view from the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age of the book.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how to deepen Zhuangzi's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The fourth section shows Zhuangzi's general attitude towards languag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ao on the formation of language view in Zhuangzi. The first section reveals how the connotation of Tao forms Zhuangzi's language paradox. The second section points out the unity of language view and Zhuangzi philosophy, as well as the guidance to literature and art.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ables form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linguistic views. The first section clarifies the concrete meaning of "three words". The second section point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bles of social and natural themes and linguistic views. The third section point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linguistic view and its hierarchy. The fourth section point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restrained language and the language view, and the role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unrestrained languag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language an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rue and false articles.
【学位授予单位】:安庆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淑红;;庄子,借灵魂一对逍遥从容的翅膀[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7期

2 李康洙!韩国;庄子的知识论[J];孔子研究;1994年01期

3 赵纯伟;《庄子》的语言特色[J];百科知识;1994年09期

4 汪榕培;《庄子》十译本选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5 陈劲;《庄子》幽默艺术初探[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何慧;《庄子》“小成”释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高新民;《庄》《易》关系论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6期

8 胡家祥;《孟子》与《庄子》思想倾向之比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王延荣;《庄子》散文艺术的再认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0 王延荣;《庄子》与稼轩词风的个性[J];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卪旭;;《庄子》拾诂[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赵家新;;重建语言之宫——王希杰语言观新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3 吴鸿炜;;新的语言观和修辞观的展示——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通论》[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4 吴鸿炜;;新的语言观和修辞观的展示——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5 李刚;;《庄子》游世主义人生理想的现代启示[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侯友兰;;一部全新的修辞学著作——简评王希杰《修辞学新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7 张先亮;;语言性质的再认识——王希杰先生的语言观[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8 张秋娥;;一部别具特色的修辞学教材——评王希杰《修辞学导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9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艳梅;;《语言观与方法论》课程笔记摘要[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永强 傅冲;《庄子》的语言观[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彭国华;从《庄子》的后现代意义说起[N];人民日报;2009年

3 陈鼓应;《庄子》注译与我的体会[N];光明日报;2009年

4 杨义;《庄子》还原[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记者 唐小惠;读《庄子》寻求快乐[N];金融时报;2010年

6 子余 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所;梦醒之间的心灵转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薛冰;跟随爱莲心读《庄子》[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李春生;《庄子》谈养生[N];健康时报;2004年

9 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陈瑞坤;浅谈《庄子》美学的魅力[N];中国信息报;2005年

10 梁刚;语言观与诗学观的革新[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Yoshiko Takeshige;《庄子》与《流浪舞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媛;《庄子》丑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占平;《庄子》单音节实词反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瑞;《老》、《庄》复归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沈振奇;《孟子》与《庄子》文学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丽梅;《庄子》内篇思想与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刁生虎;生命哲思与诗意言说[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兆旭;《庄子》中的最终依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仇园园;《庄子》“自由”观及其思想价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石龙岩;《庄子》文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虞则宴;《庄子》语文教育观及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历史贡献[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蔡励敏;通向大众审美的通俗《庄子》现象论析[D];暨南大学;2012年

6 田一涵;试论《庄子》赞美技术及其现代启示[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7 李林;《庄子》方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宫茂;《庄子》源流考[D];山东大学;2012年

9 郑路;《庄子》的名·名结构[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林琳;庄学百年——二十世纪庄学研究述评[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52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52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9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