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说X就X”格式之多角度考察

发布时间:2018-08-07 19:10
【摘要】:“说X就X”格式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表达式,使用频率非常之高,但学界对这一格式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大量的语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的“说X就X”格式的内部构成、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以及格式的历时发展等方而进行多角度的考察。 论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前人的研究述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最后,还对语料的来源与搜集作了说明。 第二章:格式的构成。主要分析了格式中的常项即“说”和“就”的语义和性质;着重探讨了格式中“X”的性质;在语法性质上,X多为动词和形容词性成分,X为动词成分时,可以是词和短语;进一步分析了格式对“X”的限制:在音节方面,“X”多为单音节;在语义方面,具有[+自主][+动作]等语义特征的动词更容易进入到格式中。 第三章:格式的句法层面的研究。本章主要分析“说X就X”格式的句法功能和可以出现的句类。在句法功能上,格式可以充当谓语、定语、宾语、补语和独立语。在句类上,格式多出现于陈述句中,在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中则较少出现。 第四章:格式的语义层面的研究。本章通过分析“说”的语义演变和格式中“X”的语义倾向,概括出了格式的整体义;并以时间域为参照点,进一步分析了格式用于已然事实和未然事实的情况,以及“说X就X”表达的情态语义。 第五章:格式的语用层面的研究。在语用色彩上,格式可以表示态度坚决、意外或惊讶、不满或责备的情绪以及听从或接受的态度;在与句子信息结构的关系上,格式既可以作焦点信息,也可以作背景信息;在语篇功能上,格式具有语篇的承接功能和示后功能。 第六章:格式的历时发展及形成动因。通过考察语料,格式产生于明代;“说”的语义的虚化和内部成分的重新分析是促使其语法化的重要原因。 第七章:结语。对论文前六章所做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Abstract]:As a common expression in modern Chinese, "say X on X" format is very frequently used, bu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search on it in academic circl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ree plane theories of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a large number of corpus an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nalyz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syntactic level and semantic level of the "saying X on X" format in modern Chinese. The pragmatic level and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the format are investigated from various angle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former research review,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Finally, the source and collection of the corpus are explained. Chapter two: composition of forma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emantics and properties of the usual items in the format, that is, "saying" and "on", emphasizes on the nature of "X" in the format, and on the grammatical nature, it can be words and phrases when most of them are verbs and adjective elements. The limitation of format to "X" is further analyzed: in syllable, "X" is mostly monosyllabic, and in semantic aspect, verbs with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utonomous" [action] are more easily entered into the format. Chapter three: the syntactic level of format.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syntactic function and possible sentence types of "Shuo X on X" format. In syntactic function, format can act as predicate, attribute, object, complement and independent. In the category of sentences, the format appears mostly in statements, but rarely in interrogative, exclamatory and imperative sentences. Chapter four: the semantic level of format. By analyzing the semantic evolution of "Shuo" and the semantic tendency of "X" in the format, this chapter generalizes the overall meaning of the format, and takes the time domain as the reference point to further analyze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format is used for the existing facts and the pre-existing facts. And the modal semantics of saying X on X. Chapter five: the pragmatic level of format. In terms of pragmatic color, the format can express a firm attitude, surprise or surprise, dissatisfaction or reproach, as well as an attitude of listening or accepting, and in rela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sentence information, the format can be used either as focus information or a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 terms of textual functions, the format has the functions of text acceptance and posttext. Chapter VI: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the forma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rpus, the format came into being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semantic deficiency of "Shuo" and the re-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we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to promote its grammaticalization.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The first six chapters of the paper a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海曙;;《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序[J];辞书研究;1984年02期

2 冯凭;;试论现代汉语实词分类的理论与方法[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3 屈承熹;;汉语的词序及其变迁[J];语言研究;1984年01期

4 眸子;;首届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5 奕;;“像”与“象”的区别[J];新闻与写作;1991年09期

6 邢福义;;现代汉语的特殊格式“V地V”[J];语言研究;1991年01期

7 李杨;;论现代汉语专业课程体系[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3期

8 吴玉明;;成语中的古汉语知识[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9 群一;;《平水韵》中入声字变为现代汉语一览表[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3期

10 孔令达;谈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安排[J];语文建设;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现瑶;付莉;;《人民日报》50年来文章标题的语言变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李志江;;谈现代汉语通用字部首的定位[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徐德宽;;现代汉语双宾构造中两个宾语的题元角色[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应学凤;;现代汉语单音节反义词音义象似性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振宇;陈振宁;;怎样计算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文贵良;;文学汉语:现代想像与当代生长[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7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8 王萌;俞士汶;段慧明;孙薇薇;;基于语料统计的现代汉语量名搭配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陈群秀;李坚;王健;;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语义分类词典的设计与实现[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 邓 峗;《言有所为——现代汉语语用分析》读后[N];中国信息报;2005年

2 刘醒龙;汉语的遗憾与希望[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徐通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词典与规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4 北京大学教授 苏培成;促进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王东;人教社驶出“新品旗舰”[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李代祥;网络语言的定性[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张念;明清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迟兰英;构建现代汉语强化教学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任松筠;到国外教汉语也不错[N];新华日报;2006年

10 伊明;“掉头”改为“调头”更人性化[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红军;共生与互动[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文欣;现代汉语责训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马春华;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安美娜;现代汉语高频语素复合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孙凡;现代汉语结果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祁峰;现代汉语焦点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姝伶;现代汉语“东X西Y”格式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宜娜;现代汉语“大X大Y”格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晓文;现代汉语“好不+X”格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璋;现代汉语“有A有B”格式多角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莎莎;现代汉语新兴“被X”格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妍;现代汉语倍数负向表达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诗博;现代汉语“说X就X”格式之多角度考察[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海林;“连A带B”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崔洋;对现代汉语中四字格“x前x后”的认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71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171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e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