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动补复合词看词库—句法接口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银;;现代汉语“追累”句式的生成研究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林燕;徐兴胜;;汉语动结式复合词的派生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马丽霞;汉语普通话中动词复制结构的句法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薛玲玲;VR复合词中R的语义指向性[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宁春岩;从不完美交际语到完美思维语的句法推导[J];当代语言学;2002年02期
6 张连文;;语言和认知研究的科学论述——Jackendoff《语言、意识与文化:心智结构论集》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7 韩巍峰;赵明炜;;主题结构中助词的句法位置与功能[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詹卫东;;复合事件的语义结构与现代汉语述结式的成立条件分析[J];对外汉语研究;2013年00期
9 王奇;;“得”字结果句的分布形态学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成镇权;梁锦祥;;汉语动补复合词致使性特征的语法属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3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张京鱼;操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心理谓词的习得:语义突显层级模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5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6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7 宋文辉;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郭姝慧;现代汉语致使句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9 唐世民;结果/使役结构和双宾语结构的事体结构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武和平;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进行体标记的优选论解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婷婷;动结式补语语义指向的判别条件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周吉红;语言的非范畴化及其演变过程[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素珍;汉语动结构式的认知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温丽婷;英汉序列动词构式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5 陆燕萍;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动结式习得偏误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佳蕾;形态句法界面:汉语动名复合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8 逯艳若;汉语动补复合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9 禹琴;对长沙方言中动词后缀TA的初步探讨[D];湖南大学;2003年
10 李奉栖;运用词汇映射理论对汉语动结式结构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68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26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