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零度——偏离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阐释力

发布时间:2018-11-10 15:12
【摘要】:零度—偏离是衍生自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对语言学、修辞学的科学化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引起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将零度—偏离的概念运用到翻译学研究领域,以阐明人类翻译历史中零度翻译的理想化追求和翻译实践必然偏离之间的张力。结合正、负偏离概念的修辞学分析和翻译作为"越界"行为的哲学分析,文章指出,翻译学作为一门转化之学,不仅涵盖着零度与偏离之间的转化,也涵盖着正偏离与负偏离的转化。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合构而成的"翻译场",是翻译零度和翻译正负偏离之间相互转换的动态矩阵。
[Abstract]:Zero-devi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derived from the study of linguistics, which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cientization of linguistics and rhetoric, and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The concept of zero-deviation is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ideal pursuit of zero-degree translation in human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the inevitable devi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Combining the rhetorical analysi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deviations and the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as a "transborder" behavior,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ranslation, as a subject of transformation, not only covers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zero and deviation. It also cove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deviations. The translation field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linguistic world, the physical world, the cultural world and the psychological world is the dynamic matrix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zero and transla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deviation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0YJC740111) 湖南省人文社科基金(2010WLH47)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希杰;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希杰;;零度和偏离面面观[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鞠红;论低调陈述的特征和社会心理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凤群;认知语用学中的翻译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江结宝;骂语词“狗”的文化内涵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赵家新;从状语后置看: 横式变形句的审美张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7 臧仲伦;试论文学翻译的再创作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8 刘万里;论阳明心学与晚明小品的体道方式[J];北方论丛;2003年03期

9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索绪尔哲学语言观述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10 税昌锡;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和语义特征的提取[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董学文;;中国化:泥泞的坦途——试论中国当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关系[A];当代中国与它的外部世界——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高黎平;;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徐佳;;汉译英时政语篇中的动词名词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王德福;;二十世纪汉语修辞学的两个理论体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江平;;走进王希杰修辞学理论体系——再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泓;;“三一”理论的内部结构[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王文忠;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5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9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汉语经贸新词语与翻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袁凌燕;英汉文化负载词(组):意义差异分析及其翻译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倪雅菁;反语的英汉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4 韩习武;机器翻译中语义因素的理论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黎清群;英语岐义成因探析[D];湖南大学;2001年

6 魏海燕;试论英语辞格系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登凯;狂欢——生命之舞[D];西北大学;2001年

9 张礼;论现代汉语的辞书语体[D];安徽大学;2001年

10 凌成德;从语言及文化角度论名词翻译[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晗蕾;;零度偏离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岩;;新式“被”字句的语言偏离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2 王慧;修辞学的重要概念:零度和偏离[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3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零度偏离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陈琳;;零度与偏离研究的综述[J];华章;2011年11期

5 赵红玲;;试论网络语言的规范与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9期

6 李萌萌;;试论语言内部的零度与偏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6期

7 邓敏;;词语偏离搭配的修辞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8 张哲;耿殿磊;;“偏离”、“突出”和“前景化”辨析[J];语文学刊;2008年23期

9 侯晓梅;文体“偏离说”在词汇和语义层面的体现[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宗守云;;文体学偏离理论与修辞学偏离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世雄;;三一理论与国外修辞学——试谈三一理论的创新意义[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孟建安;;三一语言学派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3 王希杰;何伟棠;郑荣馨;胡开兰;钟玖英;;三一修辞学与三一语言学[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羊芙葳;谎言的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琼;品牌名称的偏离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月波;零度偏离理论与网络语言规划[D];南昌大学;2007年

3 丁玉艳;论语音偏离[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邵灵琳;论汉语“小夸张”[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5 宫经理;[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琼;汉语广告语言的得体性原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米幼萍;幽默类手机短信的偏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艳华;从元语言看语言的层次性[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邓梦兰;赵本山喜剧小品言语幽默的偏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彭娟;论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22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22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