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无定人称代词与法语人称代词on的对比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makes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indefinite personal pronouns and French generic personal pronouns on. The first part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indefinite personal pronouns and French generic personal pronouns, and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m from the aspects of sex, coordination of numbers, functions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finds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法语言句法结构对比研究”(05BYY033)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外语专业‘小语种’教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2010041062-01)
【分类号】:H14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周国光,黎洪;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邢红兵;;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用法频率词典[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安琛;;重叠式动补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蔡金亭;语言因素对英语过渡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影响[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3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8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时间副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杨永华;汉语思维方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调查[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4 施栋琴;进行概念的表达和情状类型——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5 胡玉华;《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吴洁;英汉翻译与汉语欧化现象[D];外交学院;2001年
8 李肃宁;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赵淑贤;俄汉语数量意义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谢钰;语法化和情态动词的完成形式[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丹;汉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在法语中的表述[J];法语学习;2002年03期
2 邢福义;“起去”的普方古检视[J];方言;2002年02期
3 耿京茹;汉语趋向补语与法语相关表述的比较[J];汉语学习;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娜;;浅谈唐诗中主题句的翻译[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2 贾丽娟;李攀登;;从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视角分析汉语的作格小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毕冷;;吓跑老外[J];可乐;2010年02期
4 单之蔷;;汉语,吉祥的文化[J];中学生天地(B版);2010年02期
5 ;首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6 刘丹青;;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试说动词型语言和名词型语言的类型差异[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1期
7 洪雁;;汉语委婉语与和谐社会[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年01期
8 周宗旭;;洋人何以称“鬼子”[J];咬文嚼字;2010年02期
9 ;汉语鲜词[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年02期
10 ;温端政、吴建生主编《汉语语汇学研究》出版[J];语文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天虹;;论“汉语新诗”的理论运行与美学价值[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娅琼;;论汉语语文辞书词性标注[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苏宝荣;;词(语素)义与结构义及其在语文辞书编纂中的处理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伟;;语文词典中网络词语的收录[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晓辉;;汉英语法对比的认知解释[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钱博;;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说话人识别算法仿真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高新技术前沿与发展学术会议程序册[C];2010年
7 陈枭;;母语生成过程对英语教和学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8 申文明;刘连芳;黄家裕;温家凯;;基于概率模型的汉越人名音译[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赵举民;;浅谈当前花儿研究保护方面的误区[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理事会阵容[A];亮丽风彩 美丽人生——第五次国际传统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美轮美奂 如何使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钱江;规范语言应包括规范标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调查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副院长 贺阳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徐楠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王小岩;高校母语教育亟待加强[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姚晓丹;多样化让语言更有活力[N];光明日报;2011年
5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吴乐s,
本文编号:2324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24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