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的双重句法地位和被字句的生成
[Abstract]:This paper revises and integrates several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that have been generated by words and sentences. The main point of view is that long quilt sentences contain complex predicates, Aff is the main predicate with zero form, which is transferred from "be 1" to "be 1", the secondary predicates are non-deterministic clauses with table attributes, and the opening of clauses can be permitted at the syntactic or semantic level. The subject of the minor predicate clause is assigned with the exception of prepositional marker "be 2". The short quilt is a single clause and does not contain secondary predicates.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BYY002) 浙江财经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编号07YJSKC24)的资助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石定栩,胡建华;“被”的句法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仲儒;动结式的致事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王霜梅;汉语定中短语转喻探微[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3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范晓;;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J];长江学术;2006年02期
5 刘华文;;从名词的配价看语义平面在英汉词典中的展开[J];辞书研究;2006年01期
6 刘朝华;递系式的结构成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8 苗兴伟;语篇向心理论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9 熊仲儒;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10 王振来;日本留学生学习被动表述的偏误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华文;;试论英汉双语词典的认知模式[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宋春阳;陆汝占;方向红;;基于类义抽象的汉语复合词义的求解模式探索[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许小星;亢世勇;孙茂松;刘金凤;;语料库语义成分标注的若干问题[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金凤;;基于标注语料库的情景语义成分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金凤;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情景语义成分分析[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宋春阳;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晓明;相关动词带宾语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9 张旺喜;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劲荣;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永军;现代汉语空间维度词语义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2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关永平;英语的象似性及其语言认知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洪琳;汉英被动句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胡勇;从汉语被动结构的演变看汉语注重话题的语言类型特征[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6 邓晓华;疑问句的功能偏离——转喻功能及其实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白少辉;个体量词的语义特征和对外汉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刘春卉;“动+名”偏正结构形成原因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伟;论例证功能的对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10 李敏;试论二价动词构成的双宾句[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吴庚堂;“被”字的特征与转换[J];当代语言学;1999年04期
3 熊仲儒;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年03期
4 石定栩,胡建华;“被”的句法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5 何元建,王玲玲;论汉语使役句[J];汉语学习;2002年04期
6 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3期
7 吴庚堂;汉语被动式与动词被动化[J];现代外语;2000年03期
8 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年04期
9 胡建华;;否定、焦点与辖域[J];中国语文;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辉;;篇章中“被”后宾语隐现情况的考察[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段力;;小议汉日被动句差异[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3 秦凤平;;流行语“被XX”引发的思考[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4 段贺磊;;汉语被动句与维吾尔语的被动语态对比研究[J];民族翻译;2009年04期
5 徐虹;;现代汉语被动句标式、被动标记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刘宗开;;“被XX”构式和传统汉语被动结构的对比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黄新强;黄婷婷;;保留宾语把字句的句法生成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徐姗姗;;英汉被动句对比与翻译[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刘乃仲;段兴臻;;施事由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研究[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10 陈保忠;;论“给我”和“把我”[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玉婷;;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静;;从三结合角度看对外汉语句式教学——以“被”字句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集伟;偷棵菜送给2010[N];南方周末;2010年
2 王铁琨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教授 杨尔弘 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语言分中心教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李永刚 渤海大学 夏中华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朱大可 侯敏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媒体分中心副主任教授;流行语记录社会的发展变化[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舒;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曹道根;现代汉语被动式原则与参数模型[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杨海明;生命度与汉语句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田春来;《祖堂集》介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勇;元代汉语句法专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张伯江;施事和受事的语义语用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7年
8 郭圣林;现代汉语若干句式的语篇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9 赵贤德;句管控下的“V成”结构及相关小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见娜;网络被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索琼;被字结构的配价理论研究及其他相关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新强;现代汉语非宾格句和被字句生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白栗微;受事主语句中的几个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杜澄宇;新兴“被XX”构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谢军;动词后带“着”被字句的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杨静;汉语新构式“N被X”的认知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慧曼;清初档案被动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刘静;试论现代汉语被字句中的补语[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祁青;从《四世同堂》看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动词差异[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26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2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