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楚语区黄梅方言的持续体标记“倒”

发布时间:2018-11-15 07:18
【摘要】:黄梅方言属于楚语区方言。黄梅方言与共同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其中黄梅方言持续体很有特色。本文主要讨论黄梅方言由"倒"构成的持续体。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黄梅方言"倒"构成的结构形式;二是黄梅方言"倒"字的历史演变;三是黄梅方言"倒"的语用价值。
[Abstract]:Huang Mei dialect belongs to Chu dialec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between Huang Mei dialect and Common language. Among them, Huang Mei dialec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tinuous aspect of Huang Mei dialect composed of inverted dialect. It is analyze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structural form of "inverted" in Huang Mei dialect; seco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word "inverted" in Huang Mei dialect; and thirdly, the pragmatic value of "inverted" in Huang Mei dialect.
【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湖北楚语中体范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jyTE066)
【分类号】:H1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蓝;大方话中的“倒”和“起”[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周元琳;“(一)点儿”的语法功能和语用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7 唐爱华;安徽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董晓英;三类特殊的粘着短语[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胡树鲜;“了”与附加成分同现现象探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徐志红;话说“就是”和“就是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邢红兵;;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用法频率词典[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春阳;陆汝占;;说“纷纷”[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鲁晓琨;;助动词“会”的语义探索及与“能”的对比[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张全真;;动词“算”的语义、语用及语法偏误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彭兰玉;衡阳方言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施栋琴;进行概念的表达和情状类型——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3 周建国;唐洋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李肃宁;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田义贵;川渝方言影视剧发展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谢钰;语法化和情态动词的完成形式[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群;《醒世姻缘传》副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季安锋;时间副词“老”、“老是”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衍军;泗水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剑锋;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丹;从北京话“V着”与西北方言“V的”的平行现象看“的”的来源[J];方言;1995年04期

2 刘翠香;山东栖霞方言中表示处所/时间的介词[J];方言;2004年02期

3 刘翠香,施其生;山东栖霞方言相当于普通话“了”的虚成分[J];语文研究;2004年02期

4 施其生;闽、吴方言持续貌形式的共同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5 施其生;汕头方言表示“在”的介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本文编号:2332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32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e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