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词汇化的过程及机制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e process of lexicalization of "rather"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stages, namely, the stage of "Ning", the stage of its emergence, the stage of its initial development, the stage of its great development and the stage of prosperity.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lexicalization lies the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lexicalization. It is found that "Ning" is compatible with "can" semantically, and the rules of prosodic word formation and pragmatic frequency effect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prefer" lexicaliz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2 宋晖;;“宁”标复句的表值解析[J];语文研究;2009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为善;双音化、语法化和韵律词的再分析[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2 刘振前,邢梅萍;四字格成语的音韵对称与认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3期
3 张宝胜;;“宁可”复句的语义特征[J];语言研究;2007年01期
4 蔡平;丛唤声;;如何让新闻标题“明眸善睐”[J];新闻传播;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宗江;;“为好”与“的好”[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2 宋伟云;;“看起来”的功能语义分析[J];语文学刊;2010年01期
3 胡宝华;;英汉词语及词化对比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4 卞舒舒;;试论“回头”的词汇化[J];理论界;2010年01期
5 宛新政;;“去xx化”的同形异构[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6 苏婷;;浅谈词汇化和语法化两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的体现[J];青年文学家;2010年03期
7 赵振红;;“好看”的词汇化及其词义发展[J];才智;2010年06期
8 刘红妮;;词汇化与语法化[J];当代语言学;2010年01期
9 吕军伟;;名量式合成词的来源问题探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广瑜;;跨层结构“恨不得”的词汇化及其他[J];古汉语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慧;;“V单+adj/n+N”语块的构成及语义发展[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姜子进;吐尔根·依布拉音;;网络环境下自动获取汉维句子翻译对的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军辉;周国栋;朱巧明;钱培德;;一种改进的中文层次句法分析模型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4 姚旭晨;马建强;;几个汉语典型语言现象的范畴语法分析[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5 姜尚仆;陈群秀;;基于规则和统计的日语分词和词性标注的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6 汪如东;;浅析“不差钱”[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8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张高远;;X-er与X-de的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魏玮;于东;王韦华;徐波;;中科院自动化所评测技术报告(SYSTEMⅡ)[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0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芳涛;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陈秀娟;致使义的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素英;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邱庆山;基于句法—语义界面的现代汉语词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湛朝虎;英汉双宾句式的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孟祥英;汉语待嵌格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安志伟;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雪梅;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之韵;现代汉语“V_感+来”式双音词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若杨;“V着(N)+VP”格式再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韦皓;“据说”的词汇化问题和相关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敏;“莫X”类揣测副词的历时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艳霞;现代汉语因果连词“X而”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毛颖;现代汉语粘宾动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阁;状语位置上表程度义的“过”类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可红;现代汉语“人体名词+‘上’/‘下’”结构研究及其认知解释[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晓方;现代汉语副连兼类词“X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涛丽;定中式“V+N”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3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7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