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同形词对比及对日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homographs in China and Japan, and arranges the definition of homographs. Secondly, this paper contrasts and classifies Chinese and Japanese homographs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hat is, classifying homographs from three aspects of semantics,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pragmatics, and citing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to enhance their persuasion. And according to each kind of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y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points of atten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homograph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Therefore, it can provide materials for Japa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Japanese teaching, and help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or Japanese. Understand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homonyms can help Chinese and Japanese people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e better. By classifying homograph words and studying their specific vocabulary teaching strategies,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basis and positive effect in the teaching of Japanese Chinese.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江;;通过词例对二字日汉同形词的分析[J];飞天;2011年12期
2 孙文统;;三本院校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11年20期
3 郭海燕;;词汇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8期
4 钱时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高三词汇复习的启示[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年06期
5 吴颜岭;;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干滋滢;;从重视词汇教学探析英语阅读有效性的提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李西伦;;试论英语词汇教学在高中与高职高专阶段间的有效衔接[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8 毕亚玲;;词汇附带习得理论和词义猜测策略对泛读课词汇教学的启示[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5期
9 王凤鸣;;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石玉;;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哈斯;;《蒙古语同形词信息词典》管理平台的的设计和实现[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侯敏;;汉语自动分析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吉仁尼格;;蒙古文同形词的统计法[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齐文;;话语语言学视角的中日同形词置换策略——以井波律子《三国演义》日译本为文本[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俞士汶;段慧明;朱学锋;;语言工程中同形及兼类词语的处理策略[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任江辉;;汉日同形词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楠;;《现代汉语词典》同形词目分析[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8 侯敏;侯敞;;汉英机译系统译文质量的评测[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吴云芳;温珍珊;段慧明;俞士汶;;语料库粗粒度词义标注[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方高林;于浩;;最大熵语言模型及其在模式识别中新的应用[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盛林(南京大学);貌合神离的词语[N];文汇报;2003年
2 ;名与字的意义组合方式[N];联合日报;2008年
3 路书体;多音字练习方法浅探[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周有光;异形词的整理和汉语词汇的奇异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池昌海;亟待规范的书写形式:拼音字母缩写(下)[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6 记者 咏梅 通讯员 阎玉峰;三种蒙文自动转换系统研制成功[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7 记者 王君 王中宙 通讯员 阎玉峰;内大教授吉仁尼格主持的三种蒙文自动转换系统研制成功[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淑琴;蒙古文同形词知识库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刘迪;韩国语汉字词与汉语对应词汇的意义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4 李海燕;汉韩动名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峤;汉日同形词对比及对日汉语词汇教学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金菁琳;从教育的视点看中日同形词[D];湖南大学;2010年
3 么慧君;从跨文化的角度看汉日同形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潇月;关于日中同形词的词义比较[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谢津津;温州普通中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朴信英;汉韩同形词的研究及相关教学策略[D];辽宁大学;2011年
7 付裕;汉韩同形词与对韩汉语词语教学[D];复旦大学;2010年
8 于洪雨;日本留学生汉日双音节同形词学习中的偏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赵路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汝利娜;中日同形词对比及其对日汉语教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75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37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