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文佛典疑难俗字札考

发布时间:2019-01-28 08:15
【摘要】:汉文佛典保存了许多疑难俗字,包括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音、义不详或形音义可疑的汉文佛典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收录的没有任何书证或例证而可用汉文佛典补证的俗字,历代大型字典未收录的正体不易知晓的汉文佛典俗字。研究这些俗字对于汉语俗文字研究、大型字典的完善、佛典的校勘整理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Chinese Buddhist Dictionary contains many difficult and common characters, including the sounds recorded in large dictionaries of the past dynasties, the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unknown meanings or suspicious meanings, and the popular words that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large dictionaries of the past dynasties without any documentary evidence or evidence and can be supplemented by the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Ancient large dictionaries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original not known Chinese Buddhist custom characters. The study of these vulgar charact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vulgar characters, the perfection of large dictionaries and the col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07CYY017) 霍英东教育基金(11110) 湖南省社科基金(2010YBA176)资助
【分类号】:H12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更生;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原则──谈规范型字书的编纂[J];辞书研究;2000年02期

2 郑贤章;敦煌音义写卷若干俗字重考[J];敦煌研究;2003年01期

3 朱大星;敦煌本《文子》校补[J];敦煌研究;2004年06期

4 姚永铭;俗字研究的几个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5 郑贤章;《龙龛手镜》俗字丛考(一)[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6 杨宝忠;;《广韵》疑难字考[J];古汉语研究;2005年04期

7 郑贤章;;以可洪《随函录》考汉语俗字若干例[J];古汉语研究;2006年01期

8 郑贤章;;以可洪《随函录》考汉语俗字(续)[J];古汉语研究;2007年01期

9 杨宝忠;论“以义考字”[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杨宝忠;论“以音考字”[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立贤;三大球魅力的价值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张小平;近代汉语反语骈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叶贵良;敦煌道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王锦秀;《植物名实图考》中一些百合科植物考证兼论茄子在中国的栽培起源和传播[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9 葛继勇;《续日本纪》所载赴日唐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承志;净土·君子·女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静;《黄帝内经》中反治法实质与方制相关性探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李晓英;《俗书刊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吉峰;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霞;《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镜》研究(部分)[D];河北大学;2004年

6 刘亮;《四声篇海》引《玉篇》研究(部分)[D];河北大学;2004年

7 徐艳;《篇海》引《余文》与《集韵》的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顾恩多;《汉语大词典》单音介词匡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吕俭平;湖南省汨罗市大荆镇的三峡移民和当地居民方言接触初期的词汇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隽;《广韵》训诂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孝坤;;徽州俗字例释[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方孝坤;;徽州俗字的研究价值[J];徽学;2010年00期

3 赵璐;;浅析《干禄字书》中的俗字[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罗晓林;;从汉译佛典看《汉语大词典》的失误[J];河池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王贵元;;隶变问题新探[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刘美娟;;丽水地名“(石玄)”字探源[J];古汉语研究;2011年02期

7 曾良;;明清小说口语词俗写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俗字考[J];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9 徐时仪;;敦煌写卷佛经音义时俗用字初探[J];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00期

10 刘光蓉;;说“壑”[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龙升;;俗字的产生及其原因[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林志强;;汉碑俗字断想(提要)[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何红艳;;汉译佛典与杜诗语汇[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4 褚良才;;敦煌变文中的古代军语汇释[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5 王建设;;略论明本《荔镜记》的方言归属[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林志强;;根据古本《尚书》材料补正大型字典举例[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峰;;试谈异体字整理“从俗、从简”原则的偏颇[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8 方一新;;敦煌变文词语校释[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9 张春雷;;《经律异相》异文与大型字典俗字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王志方;;略论唐朝的正字运动[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宗许;半生心血铸辉煌[N];光明日报;2011年

2 费锦昌 松冈荣志;日本“国字”的汉语读音(下)[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3 苏培成;“身份证”的“份”应该用“分”[N];光明日报;2002年

4 浙大;东汉魏晋疑伪佛经的语言学鉴别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涂志伟;俗写惯用混用的姓氏(三)[N];闽南日报;2008年

6 林世田;千年古文字 “天书”待君识[N];光明日报;2006年

7 荆玉静 李峥;见证中国文字历史重大变革[N];文汇报;2006年

8 胡邦彦;什么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当务之急[N];文汇报;2003年

9 刘辰;长时段看文字改革[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瑜;《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刘中富;《干禄字书》字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小荆;《可洪音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7年

4 冯利华;中古道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苗昱;《华严音义》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沈芸;古写本《群书治要·后汉书》异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郑贤章;《龙龛手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文杰;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0年

9 吴锤;《释名》声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韩江玲;韩国汉字和汉字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红芝;东福寺本《参天台五台山记》俗字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9年

2 宋丽丽;敦煌[氡尽秥o金》俗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_5改香;慧琳《一切经音羲》会意俗字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孙海燕;张仲景医籍俗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占平;段注俗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王建民;《马王堆汉墓帛书》“肆”俗字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文丽;《干y字画》舆魏晋南北朝碑刻俗字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泉;唐代佛徒墓志异体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继军;唐代“三书”俗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立伟;《睡虎地秦墓竹简》通假字、俗字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16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16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