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普通话上声变调的声学、听觉和ERP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8 07:05
【摘要】:本文考察声学特征有差异但听感上分辨不出的“类合并”现象是否存在于普通话的上声变调中,以及这种现象能否从大脑深层找到一定的依据。本文通过三个实验(声学、感知、ERP实验)逐步实现实验设想。首先在声学实验中预录制7名被试的发音,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存在一定比例的被试,他们的发音中23声和33声的前字调型存在显著差异,接着录制了33名被试在这种条件下的发音,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所有这40名被试中共有6名被试,其发音中23声和33声的前字在预设条件下都存在显著差异,符合后续实验要求。然后选取其中一名被试的发音用于听觉(包括辨认和AX区分实验)和ERP实验,其余5名充当实验被试。辨认实验的结果显示被试的判断正确率在50%上下,区分实验的结果显示判断的正确率60%-70%之间,说明这几名被试都不能很好地区分23声和33声,符合预期设想,这5名被试也都可以用于ERP实验。 ERP实验中,先从所有目标词中筛选出一组零声母音节词(真词“无礼wu2li3"、“五里wu31i3”、“物理wu41i3”;假词“无磊wu21ei3"、“五磊wu31ei3"、“物磊wu41ei3")用作声音刺激信号,利用Oddball实验范式诱发被试在无注意状态下的失匹配负波MMN成分。实验结果发现对于真词23声和33声,被试的脑波中出现了一定的差异,猜测可能是MMN成分,而对于假词23声和33声,并没有出现这种差异,我们估测:被试的大脑中能感知到两者在真词中的差异,但不能觉察到两者在假词中的差异,也说明真假词(也就是被试对语料词义的熟悉与否)会影响被试大脑在无注意状态下的感知。但由于被试量过小,无法做可靠的统计分析,只能对波形进行简单的描述,因此这种估测结果的真实性有待后来者进一步确认。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志强;彭聃龄;;语音加工的脑机制研究:现状、困惑及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刘俐李;2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研究回望[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梁丹丹,顾介鑫;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展望[J];外语研究;2003年01期

4 杨文俊;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5 梁之安;;汉语普通话中声调的听觉辨认依据[J];生理学报;1963年02期

6 林茂灿;语音知觉研究的几个问题[J];声学技术;1988年02期

7 朴春花;桑德春;下野昌幸;岩永胜;蜂须贺研二;;执行37分钟听觉Odd-ball任务中事件相关电位变化与注意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6期

8 徐焕章;汉语普通话的平均频谱[J];声学学报;1965年04期

9 方至,卢良岗,匡培梓;声调知觉的相关电位[J];声学学报;1998年05期

10 方至;连读变调与声调知觉[J];心理学报;1990年03期



本文编号:2467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67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2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