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篇组织宏观结构的选择与语篇意义

发布时间:2019-05-17 17:03
【摘要】:"选择就是意义","形式是意义的体现"。语篇模式是语篇的宏观结构,是整个语篇的框架。不同的语篇宏观结构的选择,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本文从"选择就是意义"的原则出发,作者生成语篇所选择的宏观结构入手,分析英语语篇,理解语篇意义,从而使语言学习者可以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语篇,理解语篇意义,培养其语篇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达到提高语言技能的目的。
[Abstract]:"Choice is meaning" and "form is the embodiment of meaning". Discourse pattern is the macro structure of the text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whole text. The choice of macro structure of different discourse expresses different semantic cont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hoice is meaning",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macro structure of discourse selection, analyzes English discourse and understands textual meaning, so that language learners can analyze English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cultivate its analytical ability and generalization ability,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language skills.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姗燕;;主位推进模式与作为听力材料的人物介绍语篇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杨晶;刘景霞;林俐;;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侯家旭;论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叶荭;试论培养大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实际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余丽君;语篇——英汉翻译的基本单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罗思明,李建军;词语搭配浅论[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赵宏伟;;英汉人称指示语先用现象对比及其翻译[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唐静;汉英双语中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邓芳;英语语篇的连接手段[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彭宣维;时态选择的系统性及其所体现的时间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治安;周忠杰;;词典封面广告语篇研究:一种评价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彭静;;语境,牵制和影响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苏妮娜;;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情态手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蒋联江;;基于RST的英语四级作文连贯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郑建萍;;从系统功能语法看布什每周电台演讲主位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忠伟;作战文书自动生成理论及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文忠;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向阳;电视新闻话语分析举隅[D];暨南大学;2000年

2 张伟;文体分析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汪望珠;语篇分析理论在语言测试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崔玉芹;论语篇连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5 张海华;论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D];延边大学;2000年

6 赵伟;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7 胡仲明;商务英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唐建萍;语篇连贯的无形网络[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9 许朝阳;文体学与英语口语理解[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长娟;科学语体篇章的分析与教学实践[D];黑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珊;翻译与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文春梅;;对一首英文诗歌的人际功能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姚艳梅;;试探自传话语中的人际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3期

4 郑银芳;;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基础[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李占芳;;语言学视角看《阿Q正传》[J];长城;2010年06期

6 廖楚燕;;功能语言学在英诗中译研究中的应用——对《爱的哲学》和三个中译本的功能对比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黄国文;;中国的语篇分析研究——写在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成立之际[J];外语教学;2007年05期

8 钱蓉蓉;梅晶晶;;新闻报道中的语法隐喻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任凤伟;杨仕学;;对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功能分析[J];语文学刊;2009年03期

10 范纯海;;《红楼梦》诗词翻译管窥[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钰红;;合理选择审稿专家[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2 王泽a\;全强;李学金;;铸造铜冷却壁-高炉用铜冷却壁的一种选择[A];2006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6年

3 崔占忠;;6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烟气加热器设置与选择[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素艳;姜杉;;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周玉萍;李明星;程云高;温宗梅;宋炯;;左侧开胸肺叶手术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选择[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6 魏鹰;;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软件的选择[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孔祥平;;水表的选择和使用[A];江苏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09)[C];2009年

8 呙于明;彭玉麟;;酶制剂的适当选择与高效使用[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9 吴涛;张田莉;黄小家;;巨型计算机房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选择[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杨成文;吴涛;;会计政策及其选择的历史变迁[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记者 红娟;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理论译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利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辛衍君;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D];苏州大学;2005年

4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楼园;企业组织结构进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6 李龙新;基于劳动力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汉君;后WTO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D];吉林大学;2009年

9 徐家林;“人文发展”的维度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曼;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情态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云松;试析巴菲特的股票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何琴;话剧翻译的语用适应观[D];广西大学;2006年

3 杨平;国有大型企业基于岗位的多元化薪酬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朱婷;现代服务业主导行业选择及发展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5 李莉;甘肃省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李洋;国外企业跨越式发展模式及中国企业的选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崔会敏;反思与选择:新公共管理时代的理性官僚制[D];河南大学;2005年

8 王皓;顺应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D];广西大学;2005年

9 刘志伟;中国家电企业营销渠道的模式和选择[D];广西大学;2005年

10 徐根生;金东区主导产业选择及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79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79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2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