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补语的非范畴化研究——基于语料库“V上”与“V下”的比较
[Abstract]: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semantic system of the directional complement structure "V" and "V". The semantic category has gone through the transfer from the spatial domain to the time domain, and the transfer process has the specificity and degree difference of the realization mode.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de-categorization 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deepening and expansion of human cognition.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北方工业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趋向补语结构研究”(1100513600A8)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韩大伟;;“路径”含义的词汇化模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古川 裕;;<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3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4 刘焱;;“V掉”的语义类型与“掉”的虚化[J];中国语文;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冀芳;济宁方言义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金菊花;朝鲜后期汉译谚语集《耳谈续纂》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恬;指类思维和指类句[D];河南大学;2011年
9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海燕;汉语含动物语素词语的隐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毛奎林;英汉语广告语篇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3 郝楠;在概念整合理论下分析幽默手机短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媛媛;从关联理论看广告及其翻译[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莉英;经济新闻语篇中隐喻的认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青铭;英汉习语中隐喻的对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明霞;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莹;美国公共政治演说中的隐喻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谢军杰;张爱玲小说比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刘洁;《活动变人形》中的隐喻认知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咏梅;;汉语学现代转型的前提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1期
2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3 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4 徐丹;北京话中的语法标记词“给”[J];方言;1992年01期
5 蒋绍愚;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J];古汉语研究;1999年04期
6 孙维张;动词的“得”、“失”与双宾语[J];汉语学习;1981年02期
7 古川裕;谈现象句与双宾语句的认知特点[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8 刘丹青;“唯补词”初探[J];汉语学习;1994年03期
9 张国宪,周国光;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J];汉语学习;1997年02期
10 严辰松;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英汉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正光;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现代外语;2002年01期
2 张理琳;《天净沙·秋思》中意象的结构主义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姚源源;从转喻与隐喻看新时期小说的发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张辉;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的对比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唐小佳;史宝辉;;转喻研究在中国[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6 李娟;转喻与隐喻——吴尔夫的叙述语言和两性共存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7 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J];外语研究;2005年01期
8 朱炜,徐晓梅;通感现象的认知性透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朱婷婷;《虹》:转喻和隐喻[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月华;;趋向补语前动词之研究[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郭晓麟;;从界限特征看趋向补语的教学[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3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丛迎旭;;英汉名词动词化的认知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李洁红;;论转喻和隐喻在前指替代中的差异[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莫启扬;;英语双及物结构的认知语言学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朱炜;;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朱一凡;;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现代汉语外来词语法化研究——以“客”为个案探讨外来词中存在的语法化现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杨彬;刘迎春;李洁;;词汇意义扩展的认知视角[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沛;隐喻: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王东声;动荡的想象与浪漫的隐喻[N];美术报;2002年
3 采访者:杨心一(美国康奈尔大学艺术史博士) 受访者:邱志杰(长征计划策划人);走在长征的隐喻里[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田北(记者);一段走完的旅行中的两个隐喻[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杨义;文学:生命的转喻[N];光明日报;2007年
6 赵毅衡;说“超隐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董强;《昨日之岛》:荡向文学之极[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黄集伟;于丹做不到的他做到了[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葛红兵;2002年的文革叙事[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彬;心智的门铃[D];苏州大学;2008年
4 李燕;现代汉语趋向补语结构的非范畴度及二语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赵学德;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洪刚;外语教学中引入隐喻对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与思维模式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9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贺天平;量子力学模态解释及其方法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静;一般过去时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回嘉莹;日汉惯用语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徐佳丽;英汉委婉语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永;关于身体词汇“眼”的惯用语的中日对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房培;汉语动物成语问题探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杨蕾;现代汉语颜色词之认知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7 左景丽;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初探[D];华侨大学;2008年
8 肖婷华;汉语多义词的认知阐释及教学策略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罗旋;劳伦斯短篇小说中色彩的隐喻与转喻[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罗丽;汉语旧词新义的认知理据[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88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8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