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英汉网络语言的构词共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3 07:21
【摘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它在承载着语音的内容同时又体现着语法的功能。词汇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是语言中最敏感、最富于变化的部分。网络的出现催生了大量的网络词语。我们的研究表明,英汉网络词语主要通过合成、缩略、转义和生造法构成,体现了两种语言的共性,反映了网络语言的简洁、新颖和不稳定性。
[Abstract]:Vocabulary is one of the three main elements that make up the language. Vocabulary as an open system is the most sensitive and changing part of language. The appearance of the network has produced a lot of network words. Our research shows that English and Chinese network words are mainly composed by synthesis, abbreviation, escape and production method, which reflects the common nature of two languages, and reflects the simplicity, novel and instability of network languag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常用网络词语的认知语义研究”(10YJA740003)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网络词语的语义建构研究”(2010WLH32)
【分类号】:H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元春;;校园bbs语言概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柳国栋;;《论语》重叠词略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王伟;;语文词典中网络词语的收录[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秦少康;;网络交流用词分布特征浅析[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郑美莺;;网络语言刍议[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7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旷金辉;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博览平台[J];小学教学设计;2009年03期

2 李天广;;网络词语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9期

3 文姿波;徐章;;英汉网络新词对比[J];知识经济;2010年02期

4 傅轶飞;;英汉网语构词异同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刘洁;;论修辞在网络词语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2010年14期

6 戴军明;;网络词语的造词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S2期

7 吴溢;;从英汉构词特点看英汉词义对比[J];考试周刊;2007年22期

8 顾文利;;英汉构词法的对比分析[J];成人高教学刊;2008年03期

9 灵帆;;2008年最流行的网络词语[J];可乐;2008年11期

10 肖莉;;英汉构词法比较[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语文词典中网络词语的收录[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玉荣;;大学英语的构词法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刘开瑛;;专有名词与网络词语识别软件技术研究[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王蕾;;词根与构词法——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关键[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杨华;李红;;关于网络词语使用和规范问题的观察与思考[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6 张晗;;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张良军;;英汉仿拟造词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斌华;;浅谈盐城地名的构词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颖;张春林;;英汉双语教学与教学质量[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李冰;;避免英汉文化陷阱:截然相反的国俗语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锋;网络词语的社会心理映射[N];工人日报;2009年

2 元尚;英汉(汉英)辞典知多少[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谭相彬;高考慎用网络词是负责任的态度[N];深圳商报;2011年

4 ;《英汉汽车工程词典》[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5 李梅;《英汉民航词典》正式出版[N];中国民航报;2011年

6 殷红;《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出版[N];文艺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丰捷;看语言怎样影响生活[N];光明日报;2010年

8 实验高中 杜娟;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拼缀构词法[N];学知报;2011年

9 刘炳善;老来痴心注莎翁[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孙曼均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发展与规范:语言热点问题中的焦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岩;英汉中动构式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中作者身份之构建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周启强;英汉构词法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云霞;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继楠;英汉左偏置句式的句法语篇界面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刘志生;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何爱晶;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D];西南大学;2009年

9 朱刚q;西周青铜器铭文复音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褚福侠;元曲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汉语十二生肖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陈培;认知视角下的英汉谐音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姝媛;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4 张喜彦;英汉人体基本层次范畴名词在隐喻中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琦;英汉二项表达式的词汇行为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董明媛;英汉天气习语隐喻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玲丽;英汉医学学术论文方法部分的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8 王艳艳;英汉基本颜色词义的跨文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黄广平;英汉被动构式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许文婷;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时间系统的对比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5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25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